人物 导航
男人窝 > 人物 > 正文

携程的新挑战(2)

编辑:小男2015-01-08 13:49:50

梁建章与携程

梁建章与携程

  携程的新挑战

  对于员工数已接近3万人的携程而言,梁建章的回归,除了实质业务层面带来的改变,更多还意味着士气的提升。

  但更多时候,梁建章并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去谈论跟携程和旅游有关的一切,偶尔出现在公司产品发布会的媒体采访场合,也难掩连续工作后的疲惫。不过曾深入接触过梁建章的人士都表示,每当聊起中国人口问题,梁建章便立刻变得意兴盎然。

  2007年离开携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期间,劳动力市场和创业创新正是梁建章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梁建章不遗余力论证中国人口发展政策已走到了十字路口,成为国内提倡“放开二胎”的最前沿学者,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熟知。

  “那个时候媒体还不敢发声,我觉得自己既在研究,又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有责任去推动这件事。”梁建章告诉腾讯科技,这也让他收获了和创业不一样的成就感。

  对人口问题的兴趣和高度关注,一度让业界质疑梁建章带领携程二次创业的野心和热情,但梁建章的工作重心最终还是逐渐回到了携程。

  无可否认,在线旅游市场有着越来越大的想象空间,但近两年建立起的脆弱秩序面临重塑,OTA平台界限模糊不断打破线下酒店的定价体系和合作模式,传统旅行社供应商在平台博弈中重拾话语权,巨头集体亏损则意味着更残酷竞争局面的到来。

  此前,携程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召开的电话会议中透露,四季度公司将出现上市11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金额高达4亿到5亿元之间,整体而言,资本市场对于携程的走向更多开始在观望之中,尚未释放出更多乐观的信号。

  “我们不看总体的亏损和盈利,而是看总体的投资的回报,现在是携程投入最大但是收益还没有完全看出来的时间段,只要我们每个投资有相应的业绩增长,有未来的规划就可以了。”

  梁建章认为,携程和京东交易额接近,并保持40%到50%的增速,在线旅游市场的空间足以和电商媲美,如果携程保持酒店、票务、旅游中消费等业务的高速增长,资本市场会给予携程远高现在的估值。他还表示,虽然利润率是在下降,但现在携程主营业务依然很赚钱。

  如果走向亏损,核心业务的发展增速对于携程的意义不言而喻,价格战则是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携程和去哪儿本月初都声称将发动更猛烈的“价格战”,梁建章称,携程将拿出10亿打价格战,推出不同档次和领域的零利润旅游产品。

  去哪儿网CEO庄辰超(微博)回应称,去哪儿不怕打价格战,去哪儿的竞争优势是成本,“比如携程每一百块钱收入的交易成本是四块钱,去哪儿网支撑的交易成本是一块钱。对于我们来讲,定价到两块钱我们就盈利了,而竞争对手定价到三块钱还是亏损。”

  呼叫中心成本是否会拖累携程接下来在价格战中的空间?梁建章并不赞同,“我觉得是正好相反,携程呼叫中心服务的正好是高附加值的高端用户群,这些客人的时间成本远远高于我们提供服务人员的成本,虽然卖出的每张票比竞争对手多了服务成本,但是服务的议价也比较高,因此长期保持了较高利润。”

  相比去哪儿,除了价格战,携程近两年还付出了更多投资成本,投资范围涵盖短租、酒店、旅游、社区、游记、休闲度假、租车、邮轮等旅游出行上下游领域,这些投资的回报短期难以评估,携程同时占股的同程和途牛还出现了恶化竞争的局面。

  同程、途牛之间主要是竞争的关系,携程与二者则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在梁建章看来,这些投资的意义在于通过多方合作提供自己的一站式服务,强化携程的平台战略。

  其实,今年4月左右,携程和去哪儿这对在线旅游行业最大竞争对手也曾传出投资并购消息,但最终由于价格问题、管理层争议而搁浅。“很难一家公司垄断所有的业务,一个行业有两三家竞争是比较良性的,不过,现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非常充分,进一步的整合也是有意义的。”对于两家公司未来联手的可能性,梁建章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短期之内,梁建章对携程的期待是移动端贡献70%的业务量,同时在公司内部孵化更多的小团队,提供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

  梁建章对于携程投入了太多太多的心力,究竟他的这一系列举措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呢?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 2 下一页
标签:梁建章携程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