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暖人心的春运故事 真情温暖你的回家路
2016年的春运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回家是大家最大的念想,千千万万在外打工的游子再苦再累也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在艰难的回家路上总有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2016年春运故事,那些走心的故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温暖人心。
春运故事:用我们的真情温暖你的回家路
春运故事
经预计,今年春运中将有3.32亿人次的旅客将通过铁路去到各自的目的地,而陪伴在他们身旁的,却是更为平凡普通的铁路人,正是这些普通人,用他们的坚守与真情,铺就了一条条温暖的回家之路。
与所有铁路人一样,在2016年1月24日,南昌客运段北京T168/7二组的乘务人员在列车长李艳、李金霞的戴领下开启春运服务模式,用细致入微的服务,用“南客人”最美的形象,用确保每一位旅客“来是客人,走似亲人”的服务理念, 用所有的真情铸就一条温暖的回家之路。
张红是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不久前在一次比赛中双膝受伤,接做完手术治疗、回家静养时又遇到春运首日。望着眼前如潮的人流,张红真害怕被急着赶车的人撞到。就在张红茫然无助之时,列车长李艳及时上前,将张红扶上车并一直将其送到铺位上。考虑到张红腿脚不便,而自己也要处理全列列车的事务,李车长就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张红,让她一有需要,就拨打自己的号码。这样李车长能很快通过对讲机通知张红所在的卧铺车厢乘务员刘阳前来为张红提供帮助。在从武昌到石家庄的十个小时里,每当张红遇到难处,只要轻拨一个号码?李车长或是刘阳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她的身边,为她排忧解难。
2016春运故事
河南姑娘刘豫霞在南昌上大学,由于家境并不富裕,她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有大大小小好看又耐用的箱包。所以这次放假回家,她用的是去年爸爸送她来学校时的一只廉价的蛇皮袋和一只在校门口的小店花5块钱购买的一只布包。谁料,在进站上车时,由于人多拥挤。蛇皮袋的拉链和布包的背带都被挤怀了。想着下车后还有七八里地的路要走,这可怎么办?就在刘豫霞发愁之际,列车员黄晶拿着针线包来到了刘豫霞身边。看着黄晶熟练地帮着自己缝拉链,连背带,刘豫霞的心底莫名地涌出一股暖流……
湖北小伙蒋为君身残志坚,靠自己学就的按摩手艺被人聘请到江西瑞昌从事盲人按摩工作养活自己。但蒋为君最怕就是坐火车,因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按摩店里,都有家人和同事们帮助他。而只要一离开家人或同事,蒋为君就感觉自己好像是离开水的鱼,总会有种莫名的恐惧。但恐惧归恐惧,到了该回家的时候,蒋为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路。然而,这次顺着盲人通道刚刚进站的蒋为君就感觉到自己探摸着方向的手被突然被一只温暖的大手握住了。
在这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的搀扶下,蒋为君很方便地上了车,找到了座位。在随后的旅途中,这只温暖的大手帮他摆放行李、为他端茶递水、甚至一次次地领着他去卫生间。直到蒋为君到站,还是这只大手将他扶下列车并将他托付给车站的工作人员,请车站的工作人员送他出站。直到在再见的那一刻,他才想起问一声:你是谁?得到的,是一个同样温暖的声音:“我叫王岩,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员!”
春运故事
春运故事:小嬴和小兰
2015年2月5日,春运第二天,在广州火车南站,小嬴和小兰跟大部分返乡人一样带着行李准备踏上回家的路途。
小嬴和小兰是贵州黎平的90后侗族小夫妻,2014年3月婚后一起来到广州,在三元里附近打工。12月20日儿子在广州出生,小兰也开始在家里全心照顾小孩,因为怕赶不上火车,小夫妻提前一天就在火车南站附近找了家旅店住下,今天一早就赶来火车南站候车。
与广州火车站相比较,火车南站的客流量相对较少,秩序井然,方便快捷的广州地铁2号线可以直达火车南站,一般是不需要担心路上耽搁的问题。
在众多返乡人流中看见小兰时,她独自怀抱一个小婴儿,正在吃汉堡包,旁边放着很多行李,于是过去跟她闲聊,得知:这次她是与丈夫一起回家过年,丈夫给她买来吃的东西后,也出去找东西吃...
小孩突然醒来,小兰于是起身哄哄。
问到年后是否再回广州,小两口没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广州里的房子已经退了,按他们的想法,假如能呆在家里工作,更好。
自从小孩出生后,赚钱养家的责任就完全由小嬴扛着,小兰独自在家里照顾小孩,没有父母们帮忙,确实也是挺累的,所幸的是,小孩喜欢睡觉,很少闹腾。
小嬴给儿子取了个非常大气的名字:嬴瀚诚。“家里的老人家给取的名字都很土气,干脆还是自己取算了。”
春运
在开往广州南开往贵阳的D2806动车上,小兰酣然入睡,小嬴担负起照顾儿子的责任。
这次小嬴只买到“三江南”的带座车票,而终点是“榕江”,当动车到达“三江南”时,小嬴起身去补票。
老吴,在三江山上的“厦涌高速”工地工作有三个多月,年底拿到工资准备回榕江,以前从榕江到三江,辗转近7个小时,票价近百元,自从“贵广高铁”开通后,路程只要半小时左右,票价33元,回家变得容易多了…
老俞,与老吴来自同一个地方,一起出来在“厦涌高速”工地干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种,反正什么活都干。这次一起回榕江家里,大约年十五后再一起回工地。
从“三江南”上车后,老吴和老俞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小嬴和小兰坐着,“小两口带着小孩不容易,反正也不用站很久,座位就让给他们吧,我们站站就到了。”
我问是否给家里人带点什么过年的东西?“这次没买什么,工地设在山上,没有东西买,等到了榕江,在县城里再随便买点东西带回去,榕江县城回家大约还有两个小时左右车程,不过现在交通很方便了。”
都是贵州人,都为了回家过年,能在同一车厢里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小嬴去补票时,小孩就由小兰抱着...
动车准点到达“榕江”车站,小兰开心的抱着小孩走出车厢。
小嬴却似乎在找寻什么东西,一直在座位边上磨蹭,动车广播一直提醒列车马上要起动,请下车的的乘客赶紧下车。
我在旁边看了也着急,喊他赶紧下车,小嬴慢慢才整理好背包,去取行李架上的的行李...
行李架上行李很多,小嬴拿下来又花了很长时间...而此时车厢过道也挤满了刚上车的旅客,我赶紧过去帮忙...小嬴还有行李在车厢另一头放着...我一边帮他提行李,一边请过道上的乘客让让,请站在门口的乘客帮忙把行李递出车外...车上的乘务员也急了,赶紧过来帮忙提行李。
在大家的的共同帮助下,小嬴和小兰的所有行李总算顺利收拾完毕。当小嬴向我们挥手致谢,动车的车门也慢慢关闭...
春运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
春运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 2016你的愿望是什么?
快过年了,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们不畏辛苦,再远再累都要回到家里与家人团圆。每个“春运”的旅客其背后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每个人也都有2015年的新希望、新憧憬!
照顾好孩子 学会做饭
2月9日下午,27岁的文凤娟和丈夫陈先生带着1岁半的儿子凡凡,准备坐火车回湖南老家过年。文凤娟是湖南人,陈先生是渭南人,平时两人在广东打工,孩子由他奶奶照顾,后来由于不放心儿子,文女士辞掉工作来渭南照顾儿子。
这个湖南媳妇不仅有着湖南人的热辣,更有着渭南人的实诚。从不会做饭的她,来渭南半年多,已经学会了擀面,也喜欢上了面食。这次回娘家,她准备多学几道湘菜,以后可改善丈夫和儿子的生活。
找份好工作 过好日子
2月9日下午,22岁的赵甲乐和女朋友刘媛在渭南市火车站广场等火车。暖暖的阳光带着春的气息照在他们身上,刘媛拿出手机为两人合拍了一张照片。
刘媛是渭南人,赵甲乐是西安人,他们要一块儿回西安。两人同学三年,如今又同在青海一家单位实习,半年多的实习工作让他们成熟了许多,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两人上学时回家从来没有给父母带过礼物,今年从青海回来给家人带了牦牛干、枸杞、青稞酒等特产。
新的一年,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一对儿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说起两人的婚事,他们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期待。
春运故事
把孩子抚养成人就是最大成就
2月10日,渭南市火车站广场。“辛苦了这一年/就为这一天/生活中一些酸/通通放一边……”广场上跳舞的市民伴随着谭晶的《大团圆》翩翩起舞,44岁的四川宜宾人户女士在一旁听着歌,心却早已飞回了老家。
她跟随丈夫在山东济南打工,在渭南倒车后再回四川,算上倒车时间两天多的路程,她累并快乐着,回家前给两个孩子都打过了电话,一年没见非常想念孩子。她说:“这次回去后就不再出来了,外面千好万好还是比不过家乡”。户女士的两个孩子都已考上大学,这让户女士一直引以为傲。在她心里,把孩子抚养成人就是最大成就。
让家庭幸福 儿子能上大学
2月9日下午,王师傅背着行李走出火车站,他在路边小店泡上一碗方便面,一个人默默走到广场的台阶旁开始吃起来。
快到家了,王师傅的心情非常好,一碗方便面都吃得津津有味。王师傅家在渭南开发区,下了火车他不想麻烦家里人,他说:“过了饭点了,回去家人还得做饭,麻烦。自己一个人在这儿一吃就行了”。王师傅在西安一家商场搞工装,平时很少回家。快过年了,早上都顾不上吃饭,直奔火车站,回到渭南心里顿时踏实许多,吃饱了抽一支烟,再慢悠悠地回家去。
他的儿子今年上初三,他说自己不管再苦再累都希望儿子能上个好学校,今后能上大学,有个好前途。再有就是希望新一年家庭幸福、老人健康。
2016春运
最怀念苞谷碜和大油包子
2月10日上午,渭南市火车站出站口。30多岁的王荣安刚从安徽芜湖回来,妻子杨林利特意推了辆自行车过来拉行李,王荣安心疼妻子,赶紧将自行车接了过来,两人互相依靠着走在回家的路上。
王荣安是一名行吊司机,在外打工三年,今年是第一次春节回家,妻子早就准备好了苞谷碜和大油包子,这是王师傅最爱吃的。一人在外难免有孤寂的时候,忙起来还好说,一旦闲下来就会想家。
王荣安手机里存了很多家人的照片,想念的时候就翻开看看,以往春节由于工作忙没能回家,今年他无论如何也要回来过年,春节团圆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春运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很多人出门在外难得能够回家。再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住回家的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个能够温暖你心的故事将是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