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里社区志愿者照顾孤寡老人十八年
做志愿者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要有爱心跟耐心,辛辛苦苦付出了很多却不能要求什么报酬。但是,还有很多人愿意一直把免费公益就这么做下去。
张家兰所在的天津市朝阳里社区是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祥地。20多年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这里已形成风气,人人争当志愿者已成为一种时尚,无私奉献的典型层出不穷。张家兰就是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一份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所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将快乐带给周围的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接受更为快乐,我追求的就是这种快乐。”
在和平区第十七届社区服务志愿者标兵表彰大会上,张家兰荣获志愿者荣誉标兵称号(左一为张家兰)
18载无微不至照顾孤寡老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走进天津市朝阳里社区,常会听到人们传颂着这样一段佳话:张家兰无微不至照顾孤寡老人“王娘”18载,直到老人安然离世。
这一段动人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王娘”名叫郭锦华,居住在和平区新兴街新河里20门。1980年老伴去世后,无儿无女的“王娘”就成了孤寡老人。
家住同一社区的张家兰听说了“王娘”的事情,热心肠的她怎么也坐不住。她便和自己的爱人商量:“‘王娘’一个人生活挺不易的,你说我们俩以后照顾她的生活怎么样?”爱人了解张家兰,知道她是最见不得别人不幸的。从那时起,张家兰和爱人就承担起了照顾“王娘”日常起居的责任,帮她买煤、买菜,做家务,闲暇时间陪着“王娘”唠嗑家常。
1997年10月的一天,“王娘”感觉不舒服,便到卫生院找医生看了看。但“王娘”没有拿药,她舍不得花钱,不想治病。张家兰听说后马上就跟“王娘”急了,“您这么大岁数了,有病不治可怎么得了,你舍不得花钱,我给你花钱买药。”张家兰拿着药方买来药,每天在家里熬好了给“王娘”送去。两个多月过去了,“王娘”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张家兰心疾如焚,她决定把“王娘”送到医院治疗。
那天早晨,张家兰的爱人把“王娘”从楼上背下来,用借来的三轮车把她送到天津市肺科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医生无奈地告诉夫妇俩,“王娘”已经是肺癌晚期,不能做手术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张家兰一下子惊呆了,坐在椅子上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泪水一个劲儿地往下流。张家兰擦干泪水,强忍悲痛,和爱人轮流值班护理老人,喂她吃药,给她做营养可口的饭菜,帮她洗衣、擦身,连医护人员都以为夫妻俩就是老人的儿女。
半年后,老人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紧紧拉着张家兰的手不放,流着泪说:“能碰到你们这么好的两口子,是我的福气,你们的恩情,我只有来生再报了!”在邻居的帮助下,张家兰为老人办理了后事。回想和老人在一起的最后岁月,虽然辛苦,可张家兰却认为是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
张家兰(图左三)接过了天津市志愿者协会授予的奖牌
义不容辞献爱心 稀有“熊猫血”挽救她人生命
“我的血型就是RH阴性AB型,我愿意捐献!”2002年2月28日,张家兰从《每日新报》上看到一条新闻:有一位叫方维玲的静海县妇女大出血,在中心医院抢救,处于缺血性休克状态。因为病人是少见的RH(-)AB型血,医院和血液中心都没有这种血浆,便向社会求援。张家兰知道自己就是这种稀有血型,立即拨通了征血热线,瞒着家人直奔血液中心,为方维玲献出200cc鲜血,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献血后第二天,身体尚未恢复的张家兰特地到医院看望了已经脱离危险的方维玲。方维玲紧紧拉住她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全家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救命之恩。你比我大,你就是我的亲姐姐。”张家兰嘱咐她:“我们的血型一样,这说明我们有缘分。你安心养病吧,我会一直帮你的。”方维玲康复后,张家兰还经常到静海县去看望她,和她全家成了好朋友。她俩还一起报名参加了稀有血型者互助联谊会,成为第一批会员。
张家兰在天津市知青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社区合唱团的领头人 创作《志愿者之歌》流传12载
“我们都是志愿者,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人讲奉献,人人献爱心,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今年2月初,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首《志愿者之歌》作为背景歌曲首次亮相央视,这首在和平区传唱了12年的《志愿者之歌》的创作者正是张家兰。
谈起《志愿者之歌》的创作初衷,张家兰依旧兴奋:“我们都是志愿者,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希望这首歌能够展现志愿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风采。”创作《志愿者之歌》12年来,张家兰一直以歌词中的志愿者精神为座右铭,践行助人美德。
张家兰在社区志愿者走进校园活动中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用新的理念 将志愿服务的路一直走下去
作为一名曾经在天津市蓟县插队的知青,难以割舍的知青情结驱使着张家兰要为知青做些事情。她组织知青们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带领曾在天津插队的知青们投身公益事业。张家兰带领着她的伙伴们,先后成立了知青志愿者家园和天津市知青志愿者协会。
在张家兰的热心奔走下,知青志愿者们走进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爱心,走进社区开展各种慰问演出,走进学校捐赠辅导材料支学助教,参与植树造林绿化活动。
2004年,在张家兰的倡议下,朝阳里社区成立了老妈妈拥军小分队,十几年来,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她都带领文艺团队及老妈妈拥军小分队走进军营与武警战士同台演出,还为战士们缝补衣物。多年来她以送知识、送健康、送快乐为目标,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也体会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张家兰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化为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面对得到的荣誉,张家兰并没有想太多,她只知道,作为一名志愿者,要跟上大时代的节拍,在志愿服务的大平台上添加新的服务内涵和理念,将志愿服务的路一直走下去。
希望社会当中能够出现更多像这样的好人,让爱心能够一直这样传递下去,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