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导航
男人窝 > 人物 > 正文

黄章和雷军的恩怨 针锋相对?还是惺惺相惜?(4)

编辑:小男2014-06-26 16:59:55

  黄章其人

  介绍雷军,无须费太多笔墨,这个时常活跃于公众视界的光鲜企业家,早已为人所熟知。而介绍起黄章来,显得要费一番功夫。他和同样偏安于南方的顺丰快递老板王卫一样,在媒体圈里被称为无法采访到的两个隐形人物。

  从零星的正式报道中拼凑出来的黄章形象,大概如下:原名黄秀章;身材瘦弱、容貌平凡;70年代初出生于粤北梅县农村,高一未完就被学校开除;16岁那年不读书背个包身上一百元不到就闯深圳;离开学校后从来不看书;有人推测黄秀章之所以改名为黄章,可能是出于简单好写的考虑。

魅族CEO黄章

魅族CEO黄章

  当黄章还是黄秀章时,其野蛮生长的路径和经历与无数个中国农村打工少年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黄章自小对技术有一种迷恋。据黄自述,少年时口袋里有十块钱就敢花七块钱去买个无线电设备。一次,他甚至拆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疯魔般的执着使他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黄章第一桶金是如何积累起来的不详。有一个时期是做厨师,曾狂热地研究过如何做出最好的粤菜。最终,不知因何缘由,黄章放弃了做厨师,进入了电子行业。自此如鱼得水。

  2002年,黄章出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领导这家企业从已日薄西山的VCD行业转型为音响、功放、MP3企业。在他的主持之下,2002年的爱琴MP3产品有了当时闻所未闻的功能——20小时超长播放、128MB内存、免驱动连接电脑等等,让爱琴的MP3产品名声大振。但他过于对技术的疯魔注定让他和新加坡股东的经营理念发生冲突。这之后,黄离开了爱琴公司。

  2002年底,黄章投入10万元现金,开始了魅族的起步。技术专注产生的成果有了自己的拥趸,市场越做越大。

  2003年6月,魅族的第一款MP3随身听产品上市。与此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这个曾经的乡村少年大约已经迈过了而立之年,他在论坛注册了一个英文名,从此摇身一变,以“J.Wong”的英文名更广为人知。

  J.Wong勤恳地通过论坛与用户互动,并由此确立了魅族的售后服务风格——哪怕产品已经停产,黄章还是会在论坛上回答有关的问题,研发部也依然会推出停产机型的新软件版本。就这样,不靠广告,魅族的口碑,却日积月累,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地逐渐积累起来。

  从另一种角度看,其实J.Wong并不神秘,他几乎每天都在论坛上接受“采访”,只对用户,不对媒体。在魅族互动社区,我们从汪洋信息中,还可以拼凑出黄章迥异于之前另一幅形象。在这里,黄章不是黄章,而是J.Wong:他痴迷于技术,重视客户体验;时常出没在深夜,对用户的问题响应很快;性格直率,强硬粗暴,对意见者动辄斥以“滚”、“请绕道”、“请离开”,甚至骂脏话;外界看起来极端的自我和封闭,在他看来十分自得;对于夸赞、崇拜他的话语,他十分消受并选择性地回复;产品不断跳票(M8发布晚了一年,M9发布晚一年半),他总能自圆其说,并令之成为粉丝更忠实拥护魅族的理由。比如说,新产品跳票是因为精益求精,发现问题,开的模废掉也在所不惜,打回去重新做,为此亏损几千万。论坛里大都是疯狂支持他的粉丝,反射出来的热情不亚于苹果粉丝对乔布斯的宗教式狂热。

  不过,即使是洋名也让J.Wong跳不出一个怪圈——和很多中国本土起来的富豪一样,他的企业安排了众多的七大舅八大姨,他们掌控了这家企业从营销到财务的方方面面,本质上是一个家族企业。在这里,他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不能容忍任何挑衅的皇帝。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J.Wong和雷军交恶之后的言行了。

  在和雷军没有沟通化解之前,他固执且狂躁,在魅族论坛封杀一切关于小米手机的言论,“不愿者请离开,勿在此烦扰”。

  也许,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社会,朋友只能是一个传说。他们的友谊永远烙上商业发展的印记。不过人们也在希冀,未来的某天,把黄章和雷军的恩怨抛在一旁,打造一个巨大的传说,献给一路支持着小米还有魅族的数码爱好者们。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