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导航
男人窝 > 人物 > 正文

蒋方舟: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

编辑:小男2014-05-20 16:43:27

  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是个不折不扣的写作天才,她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她的写作道路一如既往的平坦。今天,我们将走近蒋方舟的生活,感受她不一样的写作之路。

蒋方舟

蒋方舟

  “邪童正史”

  蒋方舟迈进文学王国的第一步,源于妈妈尚爱兰的“诱骗”——“法律规定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部书,否则会被警察叔叔捉起来。”48岁的尚爱兰是湖北襄樊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1999年获得过“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5年后封笔。

  7岁的蒋方舟开始写作。第一篇文章,写了7个小时,400多字,这以后,她坚持每天写大约500字。9岁,第一本书《打开天窗》结集出版。从小学三年级以后,这位湖北襄樊的小学生就没有休过一个寒暑假。

  5岁时,蒋方舟一下午读完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不久,她读完了张爱玲。9岁时,她看《百年孤独》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3岁时,她看完了《金刚经》与《二十四史》大部分,并浏览诸子百家。再之后,她突然开始补看儿童书和动画片。

  2001年,12岁的蒋方舟以《正在发育》为名在报纸上开设专栏。此后两年,除了完成6科作业,蒋方舟每月要交20篇专栏。她通常是晚上8点睡觉,次日凌晨4点爬起来,一直写到早晨7点再去上学。当时,她的每篇专栏800字,稿费200元。结集出版的《正在发育》让蒋方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

  高一、高二时,蒋方舟出版了小说《骑彩虹者》与《第一女生》。

  蒋方舟总结自己走过的路,就是“邪童正史”——内心是魔教,走的却是最常规的一条路。

  2008年,这个“小城姑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暴眼,因为清华给了参与自主招生的蒋方舟降60分录取,使她以高出清华湖北投档线7分的微弱优势过关。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念大三的蒋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10本书《审判童年》的写作中。已发表的同名散文获得了“人民文学奖”与“朱自清散文奖”。同时,她还担任《新周刊》主笔及三四家媒体专栏的写作。蒋方舟常常以独行侠的姿态穿行于校园,边走路边听MP3。她习惯了独来独往,爱穿超短裙,只有“白和瘦”,才是她根深蒂固的“朴素美学观”。

  失望是大学生活的主基调

  笔者:进入清华,跟你当初设想的高校生活有区别吗?

  蒋方舟(以下简称“蒋”):失望肯定是一个主基调。但现在我已经从大一的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情绪中慢慢恢复了。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

  笔者:你现在遇到的最大矛盾是什么?

  蒋:时间上的矛盾。我想了解很多事情,看很多书,构建一个体系。但目前只是一个拼凑期,很多东西、好多理论我还没有消化,就被迫发言。现在我的野心分解到我要做的各个事情上,变得具体、琐碎了。比如,写东西就想着,怎么样让它变得很棒。

  笔者:你不希望自己成为意见领袖,站在领导公众意见的山头上一呼百应吗?

  蒋:我害怕。我以为自己会很欣赏,而且我一直往这个方向培养自己,但现在还是有点畏高。比如,当我谈论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指出我经济学或哪个常识用错的话,我真的就特别诚惶诚恐,吓得多少天不敢再说话。

  但我知道,如果是韩寒,他就无所谓。关键我觉得自己的音量也好,整个理论也好,都不够。

  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

  笔者:对梦想和奋斗,你如何看待?

  蒋:“有没有梦想”是我鉴定同族最基本的条件,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

  我现在觉得距离梦想越来越远了。大概去年,我爸跟我说,你在北京买个房子吧。我当时听了特别怒不可遏,我想,大概我就成芸芸众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这个东西剥夺了。前段时间,我爸又跟我说,等房价一降下来,你就买个房子。我就真的在看周边的房价了。我感到那种特别明显的无力感,在某种程度上算识时务了吧。

  笔者:你曾说过,你的理想是能爬到山上,跟马尔克斯、福克纳、马克·吐温、萨特、老子这些你内心中的老头凑几桌麻将。这个理想目前对你来说,是正在接近还是远离?

  蒋:现在也还是这样一个梦想。特别是上大学之后,我觉得视野变得很开,很多政治学、经济学的书籍我都开始看了。原来我比较注重于看文学的人性这些因素,但现在会看小说体现出来的政治性,这种我要爬上山对话的老头也越来越多了。

  没有青春期的凶猛

  笔者:你讲过,青春期的凶猛看起来完全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阶段,你有过吗?

  蒋:我现在没有那种青春期的凶猛,就是老年人心态。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很痛苦,我开始以为在这种所谓“早熟”之后,它还是会来的,以某种可能相对缓和或者是不一样的形式,它会来的。但是现在发现,我没有气血攻心、血脉贲张那样的东西。

  笔者:“青春”这个东西,你害怕失去吗?

  蒋:我还是笃定我的青春期会比别人的长。因为我觉得我青春期的密度没有别人那么大,我是被很多学术的、写东西这种技术性的工作冲淡了青春的时间和精力,那就肯定是在长度上拉长了——我愿意这样想。我觉得青春像质量守恒,每个人分得的都是一样的,就像一杯水,有的人是汹涌一阵,我的可能就是细水长流。

  笔者:怎样的一个男人符合你的最新坐标系?你期待他的出现吗?

  蒋:我很少有时间去少女般地憧憬未来的爱人。只希望他是个有趣的人,能让我笑。我期待他出现,不过晚一点吧,我现在太忙了,他过一阵儿再来也不迟。(笑)

  蒋方舟的心态很好,相比较于其他同龄人成熟很多。她说,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只是,对于梦想的追求,她更认真而已。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