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细节失误在所难免 基本事实不能错(3)
编辑:小男2014-05-14 11:32:42
舌尖上的中国
同行:细节失误在所难免 基本事实不能错
纪录片《月亮熊》(纪录了黑熊养殖业、再现活熊取胆过程的片子,曾引起社会反响)导演熊君慧表示,如果采蜜的树种的确是被“移花接木”了,那么与事实就有了出入,“细节失误在所难免,但如时间、天气等弄错就是基本事实错误”。
事实上,在业内摆拍很常见,毕竟一些事物稍纵即逝很难再现,但界限相当模糊,“拍过纪录片的都有相关经验,只不过是看得出看不出而已。在我来看,如果事件发生时现场无法捕捉、需要再现的,摆拍是必然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营造气氛而与事实不符就不应该。如果采蜜那一段属实,那么这已经不是摆拍问题,而是穿帮了。向经典致敬无可厚非,致敬的模式也很多,但关键是是否学习到经典的精髓。在我看来,《舌尖2》画面唯美到了极致,解说词也很优美,但唯美的画面没有厚重的人文情怀来承载”。
事实上,《舌尖上的中国1》就有不少镜头是摆拍,如第一集中涉及的松茸情节就是一个例子。据悉,去年8月,在海拔4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上,执行总导演任长箴和剧组拍摄了一周的时间,给了采集松茸的卓玛一家1000多块钱的“误工费”。如片中所说,卓玛1个小时只能采集一颗松茸,或是更少,但按照这个速度,完成拍摄可能需要半个月,于是,剧组就把已采好的松茸掩埋在土里,进行“摆拍”,如果是真挖出来的松茸,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这样摆拍当时就受到质疑,但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解释说,这是世界上纪录片拍摄的惯用手法,不足为奇,“只要是这个松茸,是卓玛在采,就是真实的”。
而小编也时常看《舌尖2》,对于其中的内容也有自我的见解。抄袭实属不能允许,而小编却觉得这所谓的“造假”也是拍摄的一种手法。大家点到即止,真的有必要深究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