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五十多年寻不到亲 两地志愿者接力圆其梦
图片摘自网络
53年前,老人王祥英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在讨饭时和家人不小心走散了。这一别就是大半辈子。流落到安徽省阜阳市安家,今年已过六旬的她一天也没有停止想念亲人的念头。近日,豫皖两地爱心志愿者得知老人的愿望后,援手接力,终于帮助王祥英找到了她的哥哥。
磨难
1960年乞讨寻亲流落他乡
王祥英原本姓陈,小名叫小全,今年65岁,现住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横山陈村宁大庄。1940年前后,父亲陈喜和表叔周秉学(音)结伴到新蔡县姜曹庄种地,她和三个哥哥都出生于此。1960年,父亲去世,全家因此失去生活支柱。一天深夜,王祥英的母亲拄着拐杖带着他们兄妹4人离开家,一路乞讨前去投靠家在郸城的表姑,但是表姑家有五六个孩子,生活也很困难。在表姑家住了几天,母亲把王祥英留下,带着她的3个哥哥回周口老家。走之前,母亲告诉她,几天后会回来接她,没想到,这一别,却是大半生。
在表姑家等了十几天,迟迟不见母亲回来,据母亲说,他们的老家在“周口北边儿10里地的陈庄”。于是,王祥英离开表姑家,踏上寻亲的路。寻亲路上,她睡过坟地,吃过草根,曾被饿晕过好几天,虽然历经磨难,却没有退缩。她说:“我只想找到哥和娘。”
寻亲路上,她先后被收养数十次,直到在阜阳市颍东区辛桥镇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王祥英,才落了户。在王家,她推磨、拔草啥活都干,可吃白面馍从来轮不到她,受了委屈,她就想娘和哥哥,到地里哭一场,这样的生活,直到她16岁嫁人后才结束。
寻亲
50多年数次寻找家人梦难圆
每年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可在异乡生活了50多年的她却无处可走亲戚。每年这时,王祥英都蒙着被子睡上一天,或者走到村外,望着老家周口的方向暗自流泪。现在,她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他们也很支持母亲寻亲,“算是了母亲一个心愿”。
王祥英说,她的母亲曾告诉她,她的老家在周口北约十里的陈庄,大哥叫陈运翔,二哥叫陈铁柱,三哥叫陈运山(音),“大哥最疼我,给我拔萝卜吃,走不动了,他就背我”。思亲心切的王祥英,几年前曾独自带了些衣服和钱,骑了几个小时的三轮车到阜阳市,向人询问周口的方向,后来迷路,被同村人送回了家。
但王祥英始终没有死心,经常给孩子们唠叨寻亲一事。然而,仅靠她小时候模糊的记忆,到哪儿去找?村里的人曾劝她:“如今儿女都有了,年纪这么大了,还找他们干吗?”其老伴也劝说她:“你这是大海捞针。”但王祥英却坚信,“这辈子,一定能跟亲人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