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冷暖 导航

患绝症阿婆想见女儿 姑娘扮其女尽孝6年(2)

编辑:小男2013-02-07 16:45:59

    被鞭炮迎进家门,“母女”抱头痛哭

    贴心的“女儿”让老人病情稳定下来

    随后她便联系杜爸爸,那边是惊讶与惊喜。记者联系到杜家大姐杜家玲,对于当时的心情,她依然记忆犹新,“没想到会有一个陌生的女孩为了安慰我妈妈,当这个女儿”。他们一家在南京浦口区下面的一个小村子,小时候因为家里太穷,父母不得已把出生20天的小女儿送给南京一家条件比较好的家里。每次提到这个“小女儿”,全家都心痛不已。

    2007年春节靳冰第一次“回家”,当天她刚到村口,好几个生产队的村民站满路边,喜庆的鞭炮把这个“女儿”一路接回家。尽管事前,她已经跟除杜妈妈外的所有杜家人讲清楚,自己只是假扮女儿,但杜爸爸、杜家大哥,连同村民一起流着激动的泪水。已经卧床很久的杜妈妈特意出家门迎接她。“当时见到我,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女儿,我想你,我想你’”,靳冰一下子抱住她,情不自禁地喊出“妈妈”,母女抱头痛哭。

    靳冰从事IT工作,非常忙,但隔几天就会通电话,每逢过节,或者过一两个月,她就会“回家”一次。“有一次,她问我草鸡蛋有没有吃,其实那是她想让我去了”。早在2007年春节前,杜妈妈就被宣布生命支撑不了太久,但她竟然慢慢稳定下来。杜大姐说,“这肯定都是因为靳冰,没有她,我妈肯定活不到现在。她每次来就喊‘爸爸’、‘妈妈’,看到我妈要弄什么,她就会说‘妈不要急,我来’”。

    她看到家里的电视机还是14吋黑白电视机,急性子地说:“这哪看得清,眼睛难受死了”,第二次就送来一个25吋的彩电。更让杜大姐感叹自己都做不到的是,春夏秋冬每次给妈妈买的衣服鞋子,无论大小、颜色、款式,杜妈妈都非常满意,“她从来都没问过尺寸啊”。贴心小棉袄该做的每件事,她几乎都做了,而且一做就是6年,让杜家一度以为,她就是真女儿,至少是小女儿安排来安慰母亲的。

    再难放下是亲情

    “妈妈”爱和她撒娇,“爸爸”总是护着她

    “其实收获的是我,感动的也是我”

    杜大姐说,每次靳冰“回家”就坐在母亲身边哪也不去。靳冰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你说回妈妈家,能有什么特别的?”她反问记者,“就像是正常一对母女那样说说话,说说家里的事,问问我工作”。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妈妈”跟她撒娇。“有一次我去,妈妈就让我给她洗头发,洗擦脚布,爸爸还责怪她指使我干活,其实她是很享受这种感觉”。按照“妈妈”的要求,靳冰乖巧地一件一件做完。其实,她也很享受这种温情,“这世间除了父母还会有谁给你这种亲人一样的感情,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其实收获的是我”。杜妈妈也给了她很多的爱。2009年下半年,靳冰出国回来便得了一次重感冒,杜妈妈得知是她被子太薄了,第二年就和杜爸爸种了两亩棉花。“他们是特意为我种的”,靳冰强调,后来给她做了两床厚厚的棉花被。

    一个在城市、一个在农村,两人曾经毫无任何关联,感情从何而来?“就像是一见钟情的两个人,他们之前也不认识,我觉得就是有这个缘分”。靳冰说,其实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并没想这么远,但去了以后想法就变了,“就是久违亲情的重逢”,她越来越爱这么质朴的一家。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