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 导航

云南怒江:宁静的乡间 最后的猎人(4)

编辑:小男2013-02-01 16:10:31

云南怒江:宁静的乡间 最后的猎人

弩是猎人必备的工具

  在这片降雨量极大的森林里,塑料布比任何东西都管用,塑料布可以是雨衣,就算是瓢泼大雨也没事。不过大家伙们一般都躲在林子的最深处,野牛成群结队地外出喝水,盘羊总是守着野草丰美的地盘不愿离开,当然还有黑漆漆的熊,猎人不能被它们先发现,而必须先看到它们。

  “现在大型动物都不让打了,能打的多数是些小动物。”独自狩猎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阿江会把猎物放在火上熏烤制成肉干,然后带回。尤其兽头必须带回家。“兽头是不能乱扔的,扔了以后就打不到猎物了。”阿江说,兽头对于猎人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不能乱扔,还要放在家中好好保存起来,每次狩猎前都要进行祭拜。

  不过,虽然阿江不再依靠狩猎维持生计,但他作为野外向导的新工作还是让他时时重返他所熟悉的那些高山、密林。

  在过去千年里,猎狗一直是怒江原住民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因为它们知道怎么帮助主人获取猎物。

  当然,一只好的猎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土狗、胸大、腰细、身子短(60厘米左右最好)。这样的狗体力好,身体灵活,可以一口气跑几座山,猎物一旦被它们发现几乎难以逃脱。

  黄金斗说:“没有好猎狗的猎人肯定不是好猎人。一个猎人能守住两个山口算是不错的了,但是我可以守住6个山口。作为猎人,猎狗比儿子、老婆都重要。谁要是打我的猎狗,还不如直接来打我好了。”黄金斗说,猎狗吃得比自己好,打到猎物后,第一口食物一般都是喂给猎狗的,但不能把肺、肝和小肠给它们,迷信的说法是,猎狗吃了这些东西就不再去找猎物了。

  打猎主要依靠猎狗,先放狗上山,它们会自己去寻找猎物,找到之后,它们会把猎物赶向主人,然后叫着提醒主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猎狗都会以主人所在的地方为中心,从四周搜寻猎物。“培养一只好的猎狗不容易,首先要选好种,然后把狗带上山,让大狗带着小狗去适应打猎。”黄金斗没有把训狗演绎得多么曲折,在他看来,只要按照这个过程,再给它们吃带有新鲜血液的生肉,就可以激发它们的斗志了。

  黄金斗一直遵守着这些信条,从来没有逾越,所以他可以守住6个山口,无论是多凶猛的猎物也逃不过这些猎狗的眼睛。“这座山上最凶的就是熊了,但是猎狗不会怕,它们遇到自己无法制服的熊就一直跟着,也不主动上去咬,而是使劲叫主人。要是熊扑过来,它们就跑,熊一走它们又跟上。”黄金斗养过太多的猎狗,它们都能征善战,最后两只猎狗陪伴了黄金斗20多年,直到老人放下猎枪,猎狗才慢慢老死。

  其实在怒江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区前几个月,黄金斗就已经放下了猎枪。因为在那一年里,他的大儿子和心爱的猎狗相继离世。老人的大儿子当时在林场开车,下车方便时掉下了悬崖;同样在那片伐木场附近,黄金斗最心爱的两只猎狗也坠下悬崖。那天猎狗发现一只盘羊在岩头上吃草,但有一道山崖,黄金斗过不去,猎狗就直接扑上去了,没想到那只盘羊奋起反抗,连续两下就把两只猎狗都顶下了悬崖。

  黄金斗当时开枪打死了那只盘羊,等他绕路下山找到两只狗坠落的地方,才看到猎狗的身体已经被盘羊角深深地刺穿了,鲜血把石滩染红了好大一片。

  随着公路的修通,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多数怒江人和阿江一样,不再靠狩猎为生,狩猎最多只是一种习惯。2000年,怒江和独龙江被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就连习惯也变得不一样了。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