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导航

小学期末考试问微博有啥特点 家长叹连我都不知@是什么(3)

编辑:小男2013-01-25 17:27:19

  南京名师:这种尝试非常好

  不约而同的,今年玄武区六年级的语文期末试卷也考了一道关于微博的试题:给一段新闻事件,让孩子用微博表述。很多孩子不知道微博不能超过140字,结果也丢分了。

  小学生考微博到底算不算超前?对于这样的题目,鼓楼区一位语文学科的名师表示赞赏。她说,微博虽然主要是大人在使用,但生活中无处不在。微博进入小学考卷,说明考试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考核,客观上是从知识转向生活的引领。微博的话题很显然需要孩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参与话题讨论,更需要思辨的精神和自由表达的态度,这不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可以实现的。此外,这种来源于生活的题目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语文教学的变革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而不能停留在分析字词句,让孩子把功夫花在遣词造句上。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唐文国告诉记者,玄武区这次在六年级的试卷中尝试让学生根据网上曝光的80后“南京爱心妈妈”的事件写一条简短的微博,表达自己想法,这种尝试非常好!这种题目紧跟时代节拍,关注时代发展,很有人情味。“什么是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的定义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的是运用。学习是多途径的,多维度的,不仅要向课本学习,更要通过各种媒介向生活学习。此外,考题图文并茂的展示也很有创意,学生通过阅读图、表等,可以从不同的信息符号中找到语言元素。”

  对于部分家长担心孩子上网多,看到不良信息或者玩游戏,禁止孩子上网的做法,唐校长认为不可取:“利用网络学习是一个大趋势,任何人无法阻止,更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正确引导。”

  @到底什么意思呢?

  @到底什么意思呢?记者搜索了一下。原来@是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后来又成了工程用语;然后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语句“@echo off”;再之后是纯粹地表示英文单词“at”,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减少了,可是又多了两种用法:1.邮箱用户名与域名之间的间隔符理应用“at”却用“@”代替;2.表示单价,比如“Sell@1 pound”表示以1英镑的单价出售,这两种用法使用频率之高难以想象。“@”根据“at”的读音读“艾尔特”或“艾特”,另外,由于网络用语越来越时髦,“@”又被“爆炒”出了3种用法:1.@时代即网络时代;2.@是很酷的一个表情,表示开心、高兴等;3.@族即14-29岁的人。

  鼓楼区四年级语文考题答案:

  1、短小、真实、即时、方便。(写对三个就可以得4分)

  2、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1分),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1分)。(意思对即可)

  看看白领怎么答

  现在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如果让每天频繁使用网络的白领来阐述关于微博的关键字和@的具体理解,还真难倒了不少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白领。

  一位哲学系毕业的高才生(思考了半天):这幅关于@画的理解应该是包容的意思吧。

  一位中文系毕业生:这个应该是以个人为中心扩散某种信息吧。

  一位办公室职员:我的脑子开始退化了,这不就是@嘛,能有什么意思啊。

  看看小学生怎么答

  有同学说:@是一个大吧台。

  也有同学说:@是个倒问号,里面藏了一个老师,老师总是向学生提问。

  也有孩子说:@是喇叭,是扩音器。

  也有孩子答:@是让成千上万的人来用微博,让生活更便捷。

  还有说:@就是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不论身份地位的高低大小,都能说话。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