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明属正当防卫 法院已依法撤案公安机关做出详解
于海明属正当防卫,据悉,昆山砍杀案在发生五天后,迎来了处理的结果。昆山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经过公安部门侦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法院也已依法撤销了于海明案件。法院判定于海明属于正当防为。这件事的经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海明是否真的是正当防卫呢?
根据案发现场的录像显示。纠纷的起因是因为一辆宝马车与一辆自行车因车道问题发生争执,驾驶宝马车的车主刘海荣在冲突发生后竟从车里拿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自行车车主于海明,途中砍刀掉落,于海明反抢过砍刀将刘海龙砍伤,最终导致刘海龙死亡。
昆山砍杀案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热议,于海明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他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这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于海民的行为属正当防卫,法院也已依法撤销了于海明案件。随后,江苏省检察院也对此案作出了解读。
首先,刘海龙率先挑起争执,做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凶行为,因为他手持着凶器。在本案中,刘海龙先是徒手攻击,然后又持刀连续击打于海明。这已严重危及到了于海明的人身安全,属不法侵害。
而且刘海龙的不法侵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刘海龙醉酒先下车对于海明拳打脚踢,后又返回车中取出砍刀,对于海明连续数次击打,对于于海明的不法侵害不断升级。于海龙在不慎将砍刀甩落在地后,又向前抢夺刀具。而且刘海龙在被刺伤后,仍没有放弃侵害于海明。也就是说于海明的人身安全一直处在刘海龙的暴力威胁中,于海明的行为实属防卫目的。
而且在本案中,于海明在夺刀后,七秒内砍中刘海龙五刀,在追赶时砍击两刀。这是一个连续行为,因此在昆山反杀案中于海明属正当防为行为。
既是刘海荣挑起事端,过错在先。于海明只是在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的危险时做出抢刀反击的行为,这属于正常反应。合法没有向不合法让步的必要。因此,警方撤案符合规定。
因此,从这件事的经过看来,于海明是真的正当防为。公安机关此次作出的决定并无违反规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