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冷暖 导航

警察一觉醒来竟被当作“骗子” 背后的真相令人心酸(2)

编辑:小男2017-10-27 09:23:38

  让大家感受到杭州的温暖

  被当成“骗子”也觉得值了

  在这个以“物归原主”为目标的公益组织里,孔少华没有担任什么职务;这个志愿者组织仅仅存在于QQ群和微信群上,有一群自愿加入的热心人士。

  孔少华的警察身份也让他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他加入之后,接手了寻人寻物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使用公安工作网络,寻找失主的联系方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联系上失主,以便于物归原主。

  这不应该是很容易的吗?

警察一觉醒来竟被当作骗子

警察一觉醒来竟被当作骗子

  不不不,孔少华说,且不论登记的联系方式很多都失效的,有些时候,一直追到失主的户籍所在地,请当地派出所帮忙,都不一定能联系上;就说能联系上的这200多回,基本上每次都要先打两三轮电话,从“骗子”慢慢恢复到一个人民警察的“身份”,才能开始谈正事儿。

  目瞪口呆的次数多了,孔少华只是叹息一声,“都怪骗子太多了,大家不敢随便相信一个陌生人的来电”。

  除了上述举例的情况,还有一点令人感慨:孔少华发出去的大多数短信都没有回复。

  孔少华倒是不介意,还给钱报记者解释:“我都先打电话的,打电话没用再发短信,基本上最后都联系上了,东西拿到了。短信不回就不回吧。”

  也有相信他并且说“谢谢”的人们,那时候真让人感觉到安慰,他们往往还会说,“再次感受到了杭州的温暖”。

  因此,每一声“谢谢”,都让他倍加珍惜。

  “孔警官我给你发红包”、“谢谢孔警官,我给你充点话费表示感谢”,也有人要送锦旗的……这样的话他想起来一回就高兴一回,回家跟孩子说一回又高兴一回。

  红包自然是没有收的,锦旗也是能不收就不收,但是他说,在精神上相当于是领过了!

  还有一点也让孔少华很高兴:不少找回失物的市民,留在了他们那个公益群里,他们是主动留下来,从失主转变为愿意帮助他人的志愿者。

  这样想想,即使经常被当成骗子,他也觉得值了。

  见了面

  你肯定会相信孔少华是好人

  不管走到哪里,孔少华都引人瞩目。

  没办法,就这1米92的身高,想不被人注意到都很难。

  一张口,带着北方腔调的普通话,大叔的声音还挺有磁性的呢。更别说,一身特警制服带来的帅气了。

  其实我们在今年7月写过他救人的一个小故事。

  大热天的中午有一名少妇,因为夫妻口角就在钱塘江边上准备投水。少妇一步步往江水里走进去,孔少华三步并作两步从沿江大堤上跑下来。

  少妇迷迷糊糊走到了江水齐胸的地方,突然孔少华出现在她面前,把救生圈往她头上一扣,要拉着她往回走。

  她还不肯回头,孔少华二话不说,把她往肩上一扛就背回来了。

热心警察

热心警察

  多霸气啊!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人玩游戏玩到借高利贷,游戏玩输了就拎着汽油跑去网游公司。孔少华到了现场,趁其不备,直接夺下他手中的打火机,一步上前就把人按倒,制服以后搜出三罐危险物品和一瓶汽油。

  有人大白天喝多了,在自己家打电话报警,声称要跳楼。孔少华到现场一看,醉汉把家人都赶出来了,自己打开了管道煤气,右手挥舞着一把刀,左手拿着打火机,不时还往楼下丢酒瓶、水杯。

  围观的人很多。孔少华带着PTU队员轻手轻脚爬上楼,让家人、邻居继续劝说,他自己从阳台这边的窗户爬到花架上,一把压住醉汉的双腿,抱着他滚进室内,成功将其控制。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腿肿了。

  虽然孔少华巡逻的辖区很平安,基本上没什么大事,但是这样的小事并不少。每到紧要关头,孔少华总是能冲出去,奋不顾身,因为他是一名PTU。

  最后,孔少华总结了他的公益寻物寻人经验:

  大多数丢失身份证的人,都是外地来杭州的游客。“因此,快速寻找失主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减少他们在旅途中的不少麻烦,订票、通行、住宿都离不开身份证。”他说。

  大多数第一个捡到身份证、银行卡、钱包的好心人,往往都是杭州的环卫工人。“可惜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知道捡到身份证怎么办,有时候交给属地派出所的时候已经过了最佳时机。如果能尽快交给属地派出所,如果失主能拨打110求助,说不定能马上对上号,直接帮到失主。”

  热心帮助群众办事,结果还被当作是骗子。只能说就是因为现在骗子太多,搞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受到了影响,即使想要帮助别人,也会被人怀疑是不是另有所图,这样真的好令人心酸。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