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古诗词中的清明 关于清明的古诗鉴赏
编辑:小男2016-03-28 16:05:50
清明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祭祖或者是外出郊游踏青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习俗。在古时候就有多少文人墨客写下古诗词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清明佳节。
古诗词中的清明
古诗词中的清明
行走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我们又一次与清明邂逅。清明是我国众多传统佳节中最具多愁善感的节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触景感怀,诗兴勃发。于是,清明漫漶过一首首诗词,逶迤而来。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哀思悠悠。人们在这一天都要祭扫先人之墓。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怨,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古诗中写哀伤逝者悲痛心情的,要数宋代诗人高翥《清明》一诗最为著名,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柳暗花明,景色旖旎,但已逝的亲人却享受不到这大好春光了,怎不令人痛断肝肠。苏轼的《江城子》词也是清明悼亡诗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全词句句有声,催人泪下。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
清明又名“踏青节”,概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唐、宋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更多传世之作,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