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哺乳女子: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这种尴尬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的事件在微博上也是轰动一时,这件事形成了两个分派,究竟女子这样的做法是对是错。网络上的舆论也给女子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众哺乳虽然是不雅但是偷拍照片上传网上的行为更是给别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孩子饿了,怕哭声影响别人
近日,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哺乳的照片被网友拍照并上传微博,随后被“北京往事网站”官方微博转载,并冠以“裸露性器官”之名,连日来此事此事引发热议。
“我希望他们能当面对我和妻子进行道歉,而不是仅仅在微博上发一个道歉信。”昨日下午,当事人杨女士的丈夫方先生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已经看到了原微博博主发出的微博道歉信。
方先生说,“我也通过微博私信和她取得联系,但是直到现在,这名博主都没有给我任何回应。”
他希望“北京往事网站”官微和最初发布照片的原微博博主能够真心道歉。
“可能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的这种尴尬。”方先生说,北京地铁是市民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出行方式,长距离的运输,不可避免肯定会有小孩有哺乳需求,“但我也知道,北京地铁专设母婴车厢有困难,那是否可以在车厢的头或者车尾处设母婴专做,配置一道帘子即可,有需要的母亲拉上帘子哺乳就能避免这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而当事人杨女士最近也挺烦恼的,为此她特意注册了微博,每一条评论都看。“看的我心里烦得慌。”。她说,这件事弄得她很“上火”。
事发至今
微博私信询问未得到回应
11月30日,地铁里拍照并发布到微博的原博主就此事在网上发布了一条道歉微博。截至昨日下午6时,微博已收到评论3万余条。
而在此前,由于转发该网友关于地铁哺乳的照片和微博并发表评论“公共场所注意举止,不要裸露性器官”的“北京往事网站”官方微博也在11月29日下午宣布暂停更新微博并宣布注销微博ID,北京往事网站也暂停运营。
对此,照片中当事人杨女士的丈夫方先生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和妻子已经看到“北京往事网站”微博注销,也看到了原博主的道歉微博。
“但我希望他们能当面对我和我的妻子进行道歉。”方先生说,“我已经通过微博私信跟首发网友发了信息,但是直到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复。北京往事网站也没有联系过我。”
方先生说,他已经准备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如果他们不当面道歉或者在新闻媒体公开道歉的话,仅仅是发一封微博道歉信,对此我不接受,我会采取相关的法律途径的。”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喂奶经过
喂奶经过
孩子饿了,怕哭声影响周边乘客
方先生说,此事确实给他和妻子造成了很大困扰。
“这些不少亲戚朋友都打电话过来,安慰我们,让我们别生气。”方先生说,“但影响已经造成,只能希望慢慢归于平静。”
方先生说,他和妻子是河南信阳人,目前住在北京大兴。他自己在北京做小生意已经有六七年了,妻子则是在家中带孩子。
1993年出生的杨女士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老大2岁半,小女儿才满3个月。自从有了孩子,杨女士就当起了全职妈妈,两年里很少出门,姐妹们约她出去买衣服,她也只能拒绝。
“当时孩子生病了,11月27日下午,他和妻子带着3个多月大的女儿去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之后乘坐地铁1号线在西单站转乘4号线,准备回大兴的家。”方先生说,“由于女儿还在吐奶期,所以在离开医院前的那次喂奶并没有喂的太饱。”
方先生说,在回家的途中,由于路途较远,又是下班高峰,人很多,孩子的情绪不是很好,再加上生病和饿了,孩子在车厢里哭的很厉害。
“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坐车时遇到小孩苦恼会很烦,当时也是为了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就给孩子喂奶了。”方先生说,“说实在的,当时小孩在车厢里哭,我自己也很不好意思,怕影响到周边乘客。
“在车厢喂奶真的是无奈之举,谁会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掀衣喂奶。”方先生说,也就这么一会的功夫,被网友偷拍并上传微博。
方先生说,得知此事已经是两天后的11月29日,当时他们正在大兴区的妇幼保健院给孩子输液,通过手机看到了这则新闻。
“当时看到真的非常气愤,我妻子哺乳的照片根本就没有经过处理就发到了网上,还有攻击性的评论语言。”方先生说。
方先生说,目前他已与律师取得联系,将以涉嫌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为由,起诉新浪、拍照者和北京往事网站,通过司法程序维权。
“如果他们没有真诚的道歉态度,我肯定要走法律维权。”方先生说。
地铁哺乳女子
讲述感受
“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这种尴尬”
事发后,“北京地铁哺乳”已成为微博近的热门话题,也引发很多思考。
方先生说,以前他在公共场合也看到过母亲哺乳的场景,“因为我是做父亲的人,我能理解这是做家长迫不得已的做法,这时我都会移开目光,不要让孩子妈妈感到尴尬。”
“可能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的这种尴尬。”方先生说,“北京商场等场所都有母婴室,未来地铁是否能够也陪上母婴车厢呢?”
方先生说,北京地铁是市民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出行方式,长距离的运输,不可避免肯定会有小孩有哺乳需求,“但我也知道,北京地铁人流量大,专门设个母婴车厢有困难,那是否可以在车厢的头或者车尾处设母婴专做,配置一道帘子即可,有需要的母亲拉上帘子哺乳就能避免这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关于此事,也引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关注。11月29日其官方微博发微博表示:“母乳是宝宝最自然健康的完美食物,不可替代。按需喂养,第一时间进行母乳喂养是每一位哺乳妈妈和宝宝的权利,包括在公共场所。全社会应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多支持。”
而微博认证为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师“医生妈妈欧茜”则发微博说:“北京地铁怎么了,人家阿根廷一女议员议会上还哺乳呢”。
有媒体报道称,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或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当众哺乳。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我尽量遮挡了
事情已经过去5天,转载并评论这条微博的北京往事网官方微博负责人对此事进行回应,并在微博上向当事人道歉,首发微博的女孩在微博上进行“正式道歉”,但暂时没有出面回应媒体问题。
据法晚记者(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了解,昨天下午,照片中被拍母亲杨女士作为核心当事人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的采访。她称,她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因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维权为所有哺乳母亲争取权益。
北京地铁哺乳女子受舆论冲击
讲述 受舆论冲击 她心情很差
昨天下午,在大兴区一厂院内,记者见到了被拍照的杨女士本人,厂院内需要自己烧暖气取暖,因为有孩子,杨女士的丈夫方先生把暖气烧的很暖和。
1993年出生的杨女士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老大2岁半,小女儿才满3个月。自从有了孩子,杨女士就当起了全职妈妈,两年里很少出门,姐妹们约她出去买衣服,她也只能拒绝。
这两年去过最多的公众场所就是去医院给孩子看病,社区医院、区属医院、三甲医院都去过。丈夫方先生在没有限行或者不堵车的情况下,都会送妻子去医院。
按照她的计划,过了春节就打算给小女儿断奶重新去工作,这两年在家照顾孩子,让杨女士有了一种快要与世隔绝的感觉,在这件事情之前她也没有开通微博。最近,她还计划给女儿拍百天纪念写真。
可是微博被人晒出哺乳照片的事件发生后,杨女士的计划有点乱了。
自己哺乳的照片在没有打马赛克的情况下被上传到网上,并被指“裸露性器官”,杨女士挺烦恼的,为此她特意注册了微博,每一条评论都看。“看的我心里烦得慌。”她告诉记者,这件事弄得她很是“上火”。
地铁哺乳时 她也遮挡了
杨女士是在11月29日知道这件事的,当时她正带着女儿在北京儿童医院里输液,丈夫在旁边的椅子上浏览新闻网页时看到了这个消息。通过服装和脸型的辨认,方先生一下就认出照片中的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如此没有遮掩的评论,方先生十分生气,正抱着孩子的杨女士也一下子不敢相信被拍了。
在杨女士印象中,那天在地铁哺乳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乘客是宽容和理解的,所以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时杨女士极其惊讶。
杨女士记得,11月27日下午5点多的晚高峰,她和丈夫从儿童医院出来后决定坐地铁回大兴,因为此时的复兴门一带正是堵车的时间,打车不知道几点才能到家。与杨女士同行的除了丈夫还有孩子的奶奶。
据了解,当天,杨女士分别在上午10点、下午1点给女儿哺乳的,下午1点那次,她是在儿童医院的哺乳室里进行的,当时她在哺乳室里给孩子换了尿不湿,又喂了奶,“有条件的话,我们肯定会去用哺乳室的。”
由于小女儿有吐奶的毛病,杨女士每次不敢给她吃太多,换乘4号线后,小女儿开始哭闹,这是饿了的表现,杨女士半脱下羽绒服、掀起毛衣,在不影响哺乳的情况下尽可能遮挡自己身体,周边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大部分人都主动避开,以免尴尬。
事实上,杨女士第一次在地铁里哺乳就发生在26日,那天她同样是从儿童医院回家。在4号线上孩子开始哭闹,杨女士说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在车里哺乳。就当她哄孩子的时候旁边的大姐先开了口。
这位大姐对她说,“没什么的,喂就喂,这么小的孩子老让她饿着也不成。”有身边的人理解,杨女士便大大方方地哺乳了,当时周边的人也是主动移开目光的。27日当孩子再次哭闹时,她也没有再多想。
杨女士认为,其实在公众场合哺乳也是很正常的,先前在商场里工作,她也遇到过到店里找把椅子来哺乳的母亲,当时她还没有孩子,但也觉得这件事情很自然。“如果有哺乳室最好。”杨女士说。
经过这件事情,杨女士已经打算去买哺乳巾了。她说,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杨女士实在不希望再被拍。
北京地铁哺乳女
观点
虽然微博的首发者和转发并评论的北京往事网已经在微博上道歉,但杨女士一时仍无法接受。她认为作为官方微博,在转发评论的时候应该注意用词,并且应该有打马赛克的意识。影响已经造成并且还没有消除。
杨女士说不可能在对方道歉后就结束这件事情,首先因为影响已经造成了。另外,作为一个哺乳期妈妈,她想为更多哺乳母亲而维权。
据了解,在我国没有明确法律保护或者禁止公众场合哺乳,如果她放弃维权,那么以后难免还会出现其他母亲在公众场合哺乳时被偷拍,其他哺乳期的母亲很可能要因为她的经历而变得提心吊胆。“所有母亲都是无奈的情况下才在公开场合哺乳的。”杨女士说。
在北京地铁哺乳女子事件上更多的声音是偏向了女子,当众哺乳实属无奈的行为,也不要让舆论成为伤害这一家人的武器,社会上也应该多关注这样的妈妈群体,在公共场所设置相应的哺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