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导航

台湾监狱暴动6人饮弹自尽 马英九已经通令稳定囚情

编辑:小男2015-02-13 15:37:09

  台湾在过去多年前发生过多起台湾监狱暴动事件。没有想到最近台湾监狱又开始暴动了,前天下午,高雄大寮监狱内6名受刑人员挟持狱警事件。

高雄大寮监狱

高雄大寮监狱

  台湾监狱暴动6人饮弹自尽

  2015年2月11日下午3时,台湾高雄大寮监狱发生6名囚犯挟持2名人质事件,为首的是竹联帮尊堂高雄分会长郑立德。2月12日上午5时35分,6人饮弹自尽,两名人质平安脱困。

  在与警方对峙的14个小时中,郑立德曾要求见到前竹联帮大佬张安乐。张安乐在得知劫持消息后启程南下,于凌晨到达现场,其后与郑立德通电话。凌晨2时许,郑立德提出三项最后通牒,要求张安乐带高粱酒和啤酒进入监狱,称“见到白狼就放人”。

  张安乐曾多次要求进入监狱,遭警方拒绝。在6名囚犯开枪自杀后,张安乐对媒体感叹,让他进去没坏处,至少可以让两名人质早点获释。

  张安乐表示,有中间人告诉他,“地检署”认为,如果他进入监狱并且成功将人质与囚犯带出,会“很没面子”,遂一直不肯答应放他进去。他批评台湾监狱制度,陈水扁与普通囚犯待遇天差地别,还可以保外就医,引起普遍不满,将来类似事件还会发生。

  “电影中才会看到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台湾。”令台北市长柯文哲发出如此感慨的,是震惊台湾的高雄监狱挟持人质事件。经过14小时的紧张对峙后,6名参与挟持典狱长的囚犯12日清晨全部饮弹自尽。

  台湾历史上首次服刑人员挟持管理员事件落下帷幕,但它带给台湾社会的反思刚刚开始。“为何陈水扁可以保外就医,病情更严重的囚犯却不能?”透过挟持者发表的声明,有人断定“阿扁保外就医的后遗症正逐渐显现”。

  媒体为抢先报道这场现实版“监狱风云”无所不用其极,则让人感叹危险的暴动差点儿变成闹剧一场。而首当其冲受到批评的,无疑还是早就遭到过警告、却仍然漏洞百出的台湾监狱管理体系。面对悲剧,马英九12日发表谈话,要求彻底检视现行监狱管理制度,一周内提出具体改革方案,立即实施。

 

台湾监狱暴动

台湾监狱暴动

  “陈水扁保外就医后遗症显现”

  台“法务部”政务次长陈明堂12日在记者会上对6名囚犯自尽表示遗憾。他表示,检、警及高雄监狱人员一直在与嫌犯沟通,希望能够让事件平安落幕。高雄地检署主任检察官陈俊秀表示,他与6人沟通不下30次,但对方多次出尔反尔。涉案受刑人原来答应只要“法务部矫正署”署长吴宪璋出来宣读5点诉求就释放人质,但却食言。

  台湾媒体称“白狼”张安乐到达现场后,警方却没有让他进入监狱与郑立德沟通。张安乐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确认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如果自己进去,至少可以让人质早点获释。至于被拒绝原因,他认为警方是为了保住面子跟政绩:“他们会觉得警方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我进去就解决了,很没有面子,他们也不想想有两名同事的生命在受到威胁,真的很虚伪。”张安乐表示自己在监狱外给郑立德的电话中说:“我让他们珍惜生命,不只是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无辜者的生命。”张安乐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他(郑立德)就是不服气,为什么陈水扁一个贪污犯就轻易被放出去了?”

  台湾资深媒体人萧师言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警方没让张安乐进入监狱合情合理。在欧美等很多国家,面对劫持案件的时候,都更倾向于采用“尽量隔离犯人与外界”的原则。另外,对于张安乐这样一个敏感人士,若进入监狱与犯人沟通,他自身的安全以及狱内其他犯人的行为都难以保证,“也会对社会观感有不利影响”。

  “陈水扁保外就医后遗症掀波浪”,台湾《联合报》12日刊发的一篇文章称,媒体报道,重刑犯因不满陈水扁可以保外就医,监狱里比陈水扁病情还严重的却不能出来,是触发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此说若属实,证明陈水扁保外就医的后遗症正逐渐显现。“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民进党和柯文哲挟其高人气,终于让阿扁顺利释放。不但住进豪宅,又有专业医疗团队看诊,看在受刑人眼里,心里一定不是滋味。贪污者逍遥法外,其他犯罪坐监者如何信服?

  对于劫持者抗议“不公”,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12日通过社交网站反驳称,陈水扁是经过多位专家医师诊断确定有病才得到出狱就医的机会。台北市长柯文哲表示,保外就医应制定明确规则,不然以后还会发生类似抱怨。柯文哲还感慨地说,电影中才会看到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台湾,相信狱政单位事后会做检讨。

台湾监狱暴动由于监狱管理出漏洞

台湾监狱暴动由于监狱管理出漏洞

  马英九:监狱管理出漏洞

  台湾监狱管理漏洞也受到诸多批评。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称,本次事件引发外界对于监狱管理的质疑,负责的台“法务部矫正署”除奉命加强警戒、稳定在监受刑人员的心情之外,也受到来自多方的责难。劫持人质的受刑人在自杀前留书指责台湾司法判决“黑暗”,法官是以“有罪推论”审理案件。有“立委”提议,台湾的监狱既然是“人满为患”,马英九可以考虑宣布特赦。

  有台媒称,监狱人力不足、管理松散是发生挟持事件的原因之一。据《联合报》报道,高雄监狱典狱长陈世志去年1月到任、副典狱长去年5月到任,短时间内人员变动频繁。《联合报》记者在事发前一天前往采访,结果车辆自由进出;记者入内后到处走动,完全不设防;原本应收缴手机、相机等设备并登记姓名,结果什么都不用。问了警备台隔壁的办公室人员,竟回答“不知道狱警去哪了”。

  台湾《中国时报》称,从事狱政工作长达40年的前“法务部”矫正人员训练所长黄征男在2010年7月退休前曾忧心忡忡地提出,台湾如果不早日打造“超高度安全管理监狱”,最快在2013年以后,将会爆发严重的大型监狱暴动!报道还称,6名挟持者似早有预谋,他们刺伤管理员的剪刀从何而来?监狱管理、查房显然出了问题。

  “我们不能认同并予以谴责,而他们以自戕的方式结束生命,我们深感遗憾,也在此向他们的家属致意。”12日,台湾“总统”马英九就挟持事件发表谈话。他同时表示,民众同感震惊,显示现行监狱管理出漏洞,已指示“行政院”要求“法务部”通令各矫正机关高度警戒、全面稳定囚情,彻底检视现行监狱管理制度,一周内提具体改革方案,立即实施。

  “囚犯电视‘脱口秀’,暴动变闹剧”,台湾《联合报》还将质疑对象指向狂热的岛内媒体。报道称,囚犯挟持人质与警对峙,警方第一时间完成部署并与囚犯谈判,事情原本可在掌握之中。无奈媒体争先充当传声筒,居中协调的前“议员”甚至让遭胁迫的人质与电视台连线,整起事件演变宛如闹剧,不但危险,嫌犯也主导了一切,不利警方救援计划。如果歹徒有更进一步计划或阴谋,这些“中间人”恐怕都会沦为被他们利用的“帮凶”。

  台湾“今日新闻网”称,电视台直播两名人质的电话采访,主持人追问两名人质现场情况和感受。传媒还出动航拍器拍摄监狱情况,触怒囚犯,这种采访和报道手法惹来猛烈批评。12日凌晨近4时,挟持现场突然传出数十下枪声,气氛一度紧张。当局其后解释,是因为传媒用航拍器在半空拍摄,囚犯误以为警方开始进攻,所以向天开枪。

台湾监狱暴动6人饮弹自尽

台湾监狱暴动6人饮弹自尽

  看到这些就不禁让我们想起多年之前,台湾也发生监狱暴动事件。我们一起来回顾台湾监狱暴动大事件:

  1.台东泰源监狱暴动事件

  1970年2月8日泰源监狱一部分主张“台独”的政治犯联合驻守该地执行警卫任务的台籍士官兵50人,以及当地的原住民知识青年等共120余人,以“台独”为目的,发动监狱暴动,计划夺取轻装师武器,占领广播电台,夺取台东的军舰,联合原住民在山区打游击,然而这起暴动事件被迅速镇压,5名主谋扛下所有责任被判处死刑,并未牵连其他人,而在泰源事件后不久,所有政治犯,都在海陆空严密监视下被移拘到绿岛关押。

  2.台东岩湾监狱暴动事件

  1987年11月29日,因自1984年实施“一清专案”后,台湾许多帮派分子及角头被送到岩湾监狱监禁。在“警备总部”接管监狱管理后,因为管理失当,数名囚犯发起绝食抗议,“警备总部”强势介入,反而造成囚犯暴动。当时“政府”派遣精锐部队如宪兵夜鹰部队、陆军凉山特勤队、海军陆战队特勤队等前往镇压,最终也压制了这起事件,但在镇压过程中造成数名囚犯死亡,事后“政府”则对外宣称,是因为取缔监狱内赌博活动才造成这起事件。

  3.台东绿岛监狱暴动事件

  1987年因“岩湾监狱事件”,当时“警备总部”将数十名主要暴动主谋,用直升机转送至绿岛监狱关押,结果12月1日又发生另一起暴动事件,“警备总部”派遣部队强势镇压,在造成8名受刑人死亡后,暴动事件才顺利平息。

  4.新竹少年监狱暴动事件

  1996年11月9日,少年受刑人因为不满监狱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与当时典狱长沟通未果,在监狱工厂内与管理员爆发冲突,86名受刑人随即将工厂反锁并挟持管理员,后来暴动规模扩大,将近600多名受刑人同时摇房、烧棉被、砸东西,还冲击监狱的中央控制台。

  最后暴动持续2天2夜,警方和军队以优势警力镇压,也在暗夜中发射震撼弹,并且将滋事受刑人连夜移监,才平息这场堪称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监狱暴动。

  台湾监狱暴动事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电视上常见的场景会发生在现实中呢?索性此次监狱暴动事件中,两名人质平安脱困。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