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涨价势在必行 该不该听听群众的声音?
北京地铁图
北京地铁站
日前网络上有消息称北京地铁将涨价,并且分段收费;虽然后来有人辟谣说没有的事,听证会照片也是假的,但是北京地铁真的不涨价吗?它只是暂时未涨价而已,北京地铁涨价是在必行,但是该不该先听听群众的声音呢?
一项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开展的《北京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正式进行,有消息称,这项年底出台的调查结果,将使北京市地铁公交涨价成为可能。针对这一传闻,北京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涨价目前尚在研究中,一切等调查结果出台后公布。
出租车已经涨价了,地铁、公交车涨价还会远吗?因此,对于地铁涨价的传闻,尽管北京有关部门回应称“涨价目前尚在研究中”,但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地铁涨价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什么时候涨、涨多少的问题了。然而,地铁该不该涨价,不能仅由有关部门和专家关起门来“研究”之后说了算,首先应该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因为他们既是地铁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低价地铁的真正受益者。
不可否认,有关部门与专家的涨价理由非常充分,充分得让市民无言以对。比如,“刷卡乘地铁只需2元、乘坐公交车只需0.4元!北京低廉的公共交通价格,一直让全国各大城市居民很是羡慕。”又如,“8年来,"全国最低"的北京公交价格一直没有上调,固然方便、实惠了百姓,但其不可持续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逐年上升的低价背后,是政府财政补贴的压力日益增加。”再如,“在城市居民享受公交廉价票制的背后,却是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年年亏损。一项权威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每年的亏损多达十几亿元。”
殊不知,地铁属于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亏损是必须的,政府给予补贴也是必须的。特别是,地铁与市民出行关系最紧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途径,既然政府提供了补贴,就表明政府在向地铁企业花钱买服务,地铁也承担了公共服务职能,就不能一味地以牟利为目的,理应向市民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
有专家认为,通过地铁涨价,可以缓解地铁交通压力。然而,地铁的乘客对象绝大多数是上班族,提高票价,对这类庞大的低收入人群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无力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上下班,更不能选择放弃工作。因此,哪怕是地铁票价上涨数倍,上班族依然忍痛选择乘地铁。这也表明,地铁实行高价政策,非但缓解不了城市交通压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上班族的出行成本,势必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因此。北京地铁欲涨价,应首先问市民答不答应,不要像出租车一样,等涨价成定局了,再去开听证会走过场。再者,有关部门与其思谋着地铁涨价,不如在购买公共服务上有更大作为,让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成本。更重要的是,若想缓解交通压力,尚须在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比如,不妨向莫斯科地铁学习精确控制技术,高峰时段把行车间隔缩短到50秒,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车厢内的拥挤现象,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出行便利和成本降低双重利益。
公共交通的大多数成本本来就应该又相关部门承担,因为这是民生基础,而高昂的成本费用,也让地铁涨价变得合理,所以重点在怎么涨,该涨多少?建议北京地铁涨价这件事上,所听听群众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地铁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