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文艺范”是这样炼出来的
“文艺范”是这样炼出来的
文艺。当你把这两个字放在“青年”前面作为形容词时,脑子里是否会自动勾勒出某个巡弋在798各画廊前的男子模样,标准配置包括黑框眼镜、军绿色斜挎包和朦胧无边的眼神。这大概是我们对于文艺最直白最浅显的认识。早前网上流传的关于“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的各种比较,让人莞尔一笑的同时又总是“文艺青年”这一组最让人心有戚戚焉。
它几乎是一个要被推入贬义深渊的词。但在懂它的人心中,“文艺”却可以带着丰富的内涵,并透出特殊的质感。比如,当时尚遇上文艺,它们眉来眼去纠缠不清,却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张力,让型格变得更有力度。
文艺指数自评:
1、喜欢村上春树的书和台湾清新类电影,偶尔自己写诗
2、对于身边有感觉的景致,立马拿出相机或手机记录之
3、话剧、画展、讲座是周末的主要消遣,电影也主要看小众的
4、不买大牌的基本款,要买也是和艺术家的跨界设计
5、很少看春晚,与《月亮之上》和《爱情买卖》之类神曲划清界限
6、上网主要以豆瓣和新浪微博为主
7、家里有自己煮咖啡的工具,偶尔做饭并炫耀厨艺
8、对于“怀旧”、“复古”有关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9、从不掩饰忧郁,偶尔泪点低也是允许的,充分贯彻“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10、如果女朋友看《还珠格格》三遍以上仍发笑,便开始纠结是否要和她继续交往下去
如果上述10条你占了一半以上,那各类散发着文艺气息的时尚单品,将与你相得益彰;若一半不到甚至一条没有,也没关系,偶尔扮扮文艺,也许能令你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文艺×时尚 标兵
方大同
有人说,方大同是21世纪的文艺青年。他有才、安静,衣着总是干净简洁,外加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一看就是“靠谱文艺男青年”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