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评论 导航

因为是小孩,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编辑:xal5772021-01-09 22:13:38

随着亲子类综艺节目的走红,很多星二代宝宝也开始走进观众的视野。

戚薇和男星李承铉的女儿Lucky就深受观众的喜爱,其鬼马可爱程度完全不输妈妈。

何炅曾问起戚薇和Lucky的相处模式,戚薇说:

"我把她当大人一样沟通。

有一次我穿了一个小裙子,她非常喜欢,一定要说是她的,不让我穿走,她说因为这个裙子她很喜欢,它很美。

我说,那我也要美。"

这时,同台的其他嘉宾说:

"这时候难道不应该说,等妈妈回来了就给你穿吗?"

戚薇立刻严肃地说:

"我不要这样安慰她,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我的。"

一旁的嘉宾也说:

“那可以买一个亲子装,两个人一起穿。”

戚薇也不太同意,说:

“那可能会变成一个奖励,但你不能强要,强要是没有礼貌的。”

戚薇的育儿观,不讲什么大道理,却也能四两拨千斤:

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小孩,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种"为所欲为",正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

边界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最底层保障。如果底层的保障都很模糊,那孩子在面对外界时,就会处处碰壁。

什么是边界感?

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一书中提出: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边界感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

然而并不是谁都能将边界感界定得很好,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界限意识都很差。

不仅践踏别人边界的人无理无知,边界被侵犯者有时候也不会察觉到自己被侵犯。

很多人的界限模糊,底线不明确,不是因为善良不忍心拒绝别人,而是害怕他们自己不被认可,不被接纳,说白了,不拒绝别人是害怕别人拒绝自己。

如何建立边界感?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曾说: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所以,尊重别人的“个人边界”,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边界”至关重要。

下面这4个小策略,能让你更好的明确“边界”。

1. 明确需要

明确勾勒出自己的个人边界所在。

2. 交流与沟通

有时候别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让你感到不舒服了,也不清楚你的个人边界所在,沟通可以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与感受。

3. 保持灵活性

在人际交往中多试几次,我们才能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个人边界所在。同时个人边界是动态的,对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一样的个人边界。

4. 不要越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感。在建立自己的个人边界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边界。

《别摸我头发!》的故事就是教孩子守护自己的边界

《别摸我头发》

故事的主人公艾瑞儿很自豪自己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但这同时也给她带来了烦恼:

每个人都喜欢摸她的头发,可她并不喜欢这样。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艾瑞儿很抵触别人不经过允许就摸自己的头发。

艾瑞儿默默忍受,她躲藏、伪装,逃到海里、丛林里、太空中,可都没有躲过那些触碰,直到她躲进了一个无人岛。
反复思考后,她决定回到人群中去,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愿意。

《别摸我头发》内页

在提出自己的要求后,艾瑞儿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别人继续提出摸自己头发的要求时,不卑不亢的拒绝。

《别摸我头发》内页

久而久之,她发现,再也没有人会不经过同意就摸头发了,也很开心地为一些可爱的人开放了特权。

《别摸我头发》内页

这个故事源于作者夏瑞·米勒的真实经历。

在她小时候,很多人不经过她的允许就摸她的头发。

她想通过这个关于个人界限的小故事,告诉孩子征得别人同意的重要性,也想让他们不要害怕说“不可以”

小孩子的人际交往中,还有很多边界感问题让他们感到苦恼:

不懂得拒绝,也无法接受被拒绝;

不懂得等待,也无法接受等待;

不懂得尊重别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责任,拒绝承担后果;

从不分享,或是过度分享。

所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个人边界,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合理拒绝别人,也要让孩子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个维度培养边界感

《别摸我头发:儿童社交边界感培养绘本》是一套给3-6岁孩子的社交边界感培养绘本。

它用6个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为什么要从小建立社交边界感,怎样处理人与人交往的边界感。

《我说了算》这本故事就告诉大家,尊重别人、接纳别人是多么重要。

《我说了算》内文

《麦克斯总是很担心》则展现了沟通带来的好处。

《麦克斯总是很担心》内文

《两只小怪物》展现了一个边界融合的良好典范,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出改变。与好朋友一起,可以互相变成更好的自己。

《两只小怪物》内文

如何建立社交边界感,这套书中的每一册故事都充满智慧,启发孩子独立处理社交中的小难题,还给出了好方法:

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权利和感受

启发孩子勇敢地肯定自己

让孩子学会能接受“暂时不可以”

帮孩子学会可以换位思考

帮孩子学会可以换位思考

教孩子学会守住自己的边界

6个不同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了解与人交往时要有清晰的自我边界,还要有明确的他人边界。

这种换位思考的逻辑,有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观念,知分寸,懂进退,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

闪光的创作者们

值得一提的是,《别摸我头发:儿童社交边界感培养绘本》的创作者们都是深谙孩子心理的作家,插画师也享誉国际,每一本故事用孩子喜欢的插图展现,更有助于他们阅读故事。

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图画作者柳泰云,她曾凭借《有一个宝贝》获得2014年《纽约时报》十佳绘本奖。

《两只小怪兽》的作者温蒂?麦杜尔根,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凭借《衣橱里的一只母鸡》获得约翰劳伦斯奖(the John C. Laurence award )。

山姆?亚瑟,是英国著名绘本作家,曾列为凯特·格林威奖和红房子童书奖,以及水石奖。他的作品版权售出十多个国家。

《别摸我头发!》的作者夏瑞·米勒,凭借此书获得了“美国图书馆协会最值得关注的图书”(ALA Children's Notable Book)“美国银行街儿童图书最佳选择奖”(CCBC Choices 2019)等等。

叔本华曾说: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如果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当中,界限感明朗、清晰,他就会很自然的接受不同,尊重他人的想法;长大后在工作中,他们也会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职责,更有责任感,在人与人相处中,也会更从容、更自信。

展开更多
标签:边界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