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爆料 导航

边挨骂边数钱?影视剧别靠流量赚快钱

编辑:xal5772020-12-31 14:06:05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丽

日前,B站网友搞了一个年度烂剧排行榜,中途停播下架的《雷霆战将》妥妥的第一名,而张一山版《鹿鼎记》紧随其后排名第二。新版《鹿鼎记》自打上映,网上恶评如潮,在豆瓣上创造了2.6分的最低纪录,大家纷纷把张一山版的韦小宝形容成猴子,用力过猛,一言难尽,槽点满满……

这部剧真的输了吗?如果从讨论度来看,张一山版《鹿鼎记》的风头无剧能敌,“新《鹿鼎记》评分”、“张一山承包我的笑点”、“韦小宝在小郡主脸上画画”、“鳌拜家写了鳌府”……这部剧播出期间几乎住在了热搜上。观众说我是烂剧?没关系,我是热度第一!在一片批评声中,新版《鹿鼎记》曾一度问鼎电视剧播放指数“冠军”,超过了同期播出的口碑剧《隐秘而伟大》。

《鹿鼎记》上映之后的宣传,全靠“自来水”,它被“黑着黑着”,突然就“蹿红”了。张一山凭借着“猴戏”吸引一大批观众前来围观,也正因此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紧接着引发了一大拨热潮,又成功吸引更多的人去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越多的吐槽只会给剧集增加流量,越多的人看,片方或平台就赚更多的钱。从这个角度看,这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成功。

黑红也是一种红,剧集本身的内容已经无法改变了,那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就让流量把它的热度炒到最高吧,黑不是好事,但因黑而红,那就是吃到红利了。

口碑扑街,片方岂不是赔惨了?有影视行业分析师认为,新《鹿鼎记》口碑崩塌短期内不会影响新丽传媒的收入。按照行业预售制的惯例,该剧已经销售出去了,除非剧方与采购平台签订了对赌协议,否则无论该剧口碑如何,制作方都是旱涝保收的。

而主创们,即使被骂,也受到很大的关注度,吃着黑红的流量,这要比“演技好但没人气”更有市场。正如演员万茜所说,有了流量,可以接到更好的剧本,选择更好的角色。一部烂剧,烂出了热度,被骂出了流量,片方和演员都能吃到流量的红利,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鹿鼎记》是金庸名作,先后被改编成多个影视剧版本。经典翻拍容易翻车,但还是有人前仆后继砸钱入局,究其原因,经典IP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节约原创时间和成本,还有着天然的观众基础。听说A明星最近很火,那就找TA来演,流量明星+大IP,一轮轮宣传造势炒热度赚快钱,这背后指向的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

成熟的市场,不但有高水准的创作者,也有高素质的观众。靠流量热度赚快钱,并不是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大江大河》《巡回检察组》这样的影视剧叫好又叫座,传递正能量,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才能真正为观众喜爱。

展开更多
标签:流量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