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幕后大佬,终于下海陪你们看片了
《看电影》幕后大佬要怎么下海,先卖个关子。
先从《追光吧!哥哥》说起。
《追光吧!哥哥》,说是“哥哥”的节目,可还是小姐姐们好看。
因为,以郑爽为代表的小姐姐,把自己活成了“活体弹幕”。
台上追光大哥的表演如图:

时代召唤宁去跳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要是光看台下观众和其他哥哥选手的反应,我就要怀疑我的审美出现问题了。
台下:热烈!开心!追光的大哥最帅!!

荧光棒晃得呼呼的~
其他哥哥:演得太好了!太炸了!

我竟判断不出是真心还是客套
而面对屏幕的我:弱小,无助,大哥的腿还好吗?

而郑爽,以小窗形式,在画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演示着我真实的心情。

有这种表演,恐怕在舞台上没有立足之地了

像中老年喜闻乐见的春晚节目

张牙舞爪的,害怕
追光大哥们的表现,表演出了他们自己的一个故事:
一群事业遭遇挫折的男明星,逆风前行!向阳而生!不惜把自己抖成筛子,也要换一个事业第二春的机会!
而郑爽、金星和后来出现的杨幂,则诉说了另外一个故事:
这舞台效果的前因后果我不知道,但光看这表演,emmm……
尽管这一群活体弹幕,仍然是节目效果,但是,却有那么点儿跳出节目之外的意思,帮观众,把想说的话说了。
可谓“人间真实”。
很多情况下,活体弹幕,比节目本体好看多了。
难怪它日益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刚需。
01
最近,不光是《追光吧!哥哥》,综艺,越来越爱设置“观察团”了。
《令人心动的Offer》,上演大律所求职记。
一群素人来到顶级律所报到实习,展现职场生态。
起薪就是两万元的大律所,对我们这种互联网时代的民工来说,挺有距离感。
素人们一张口,就让人觉得,没那么“素”,至少不是吃素的。


一个个,都是海外名校学子,明明年纪轻轻,但要把履历排在一页里,还真挺考验排版。
不像我,简历可以放轻松留白,简约好看→_→
就在我差点焦虑换台的时候,观察团出现了,我找到了亲人。
王骁,斯坦福大学毕业。
刚开始,名校背景很拉观众好感度;但渐渐的,“斯坦福”的出现频率,有点太高了。
挂工牌的挂绳,印着斯坦福;带的水杯,也印着斯坦福;面试的时候,还穿了一件斯坦福的T恤。

感觉不是去斯坦福读书,而是去斯坦福旅游,买纪念品买了个够本。
奈何律所的前辈们,都很吃斯坦福这块金字招牌。看得我等双非毕业生,相当绝望。
还好还好,同为人间凡尔赛的撒贝宁,却很懂咱的心情。

金光闪闪的斯坦福水杯亮相时,也只有毕业于北大的“凡尔撒”,能硬气地调侃回去
他看完实习片段,问起何炅,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指的就是,王骁时时刻刻强调自己的斯坦福毕业生身份,是不是过了头。
王骁再拿起印着大大斯坦福Logo水杯喝水时,小撒开启了人间弹幕碎碎念模式。
“斯坦福的杯子能不能帮到你?再用斯坦福的水……”

然后自己都忍不住问自己:“我为什么老那么针对王骁?我心理是不是有点问题?”

就算是有心理问题吧,至少我和小撒拥有同款心理问题了,不孤独。
另一位实习生丁辉,在选手中年龄偏大,他的专业不是法律,算是半路出家,咬牙辞去之前的工作。
说是“背水一战”,纯靠拼命,让学历专业背景不那么优越的普通观众,相当有代入感。
但律所前辈,却不那么待见他。
“你永远在背水一战,自己很辛苦,也会让别人很辛苦。”
这是来自律所前辈的评价,而观察团的大部分人,也同意这种观点,表示“不喜欢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

蹙眉+气势汹汹.gif
活体弹幕小撒,又一次一句话击中红心——

你这种压迫感十足的判断,才会让人压力大啊!!!
不止是这种看似无意实则为打工人代言的严肃吐槽,
“活体弹幕”还道出了不见得那么光明正大却也是人之常情的小心思。
节目里有选手被淘汰,新人要补位,小撒在这一期节目之初先就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表示,这是个微妙的时刻。
选手们已经相处出了感情,新人空降,给人的心理感觉,就像是他们把老朋友挤走了。

新人问老选手,你们包放哪里啊?
小撒接一句,放嘴里!

又问,你是不是广东人?
小撒再接一句:管我哪里人?

再说:因为我本科四年在广州念的。
小撒继续豪横:那又怎么样?

反正就是要呛你。
就这么“蛮不讲理”。
小撒的小娇嗔,反而化解了场面上的尴尬。
槽这种东西,有时候吐完了,就干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活体弹幕比文字弹幕更生动的地方在于,无需语言,一个白眼就胜过一切。
新人选手初来乍到,但超拽。
狂拽语录包括:
“我记住你们了。”
“(我的微信名)一直都是这样子(自信)。”
“我的意思是要不现在。”
坐在观察团里的周深,没说一句话,但他的表情已经替观众,把槽都吐了——

妈呀,吓死了,萌新不是都装鹌鹑的吗?
律师的职场圈子,自有一套规则,《令人心动的Offer》用选手的修罗场,不动声色地展现了这种规则。
但咱们普通人,也有一套规则。“活体弹幕”,就讲出了这种规则。
02
综艺节目里的观察团,是从善如流,因为看影视节目,观众自己就会变身活体弹幕。
金希澈就展示过自己追剧的状态。
电视里男女主角谈个恋爱,电视机外的金希澈小嘴叭叭个没完。

“不可以在一起!”

“虽然长得帅但是是坏人!……可是,虽然是坏人但是长得帅……”
这个样子,总会让我想到当年我二姑妈追《蓝色生死恋》。
“啊啧!这女的怎么这么坏!”
“你把话讲清楚不就没有事儿了!”
拍大腿都快拍红了,就差没拍我大腿了。
开上帝视角就是爽,但只有上帝视角,不能用上帝之手把男女主角按在一起亲,也是真心焦。
硬是把人憋成了活体弹幕。
友情提醒,如果是去影院看电影,还是得讲文明,不能制造声音污染。
但有的时候,全场一起发出的声音,也是另外一种观影体验。
[头号玩家]上映那会儿,《看电影》做观影团,影迷们呼啦的都来了。
素质都是极高的,文明观影,不按亮手机,不发出声音。
但当高达出现在电影里,千钧一发之际支援火力,几乎是全场同时,不自禁地发出哇的叫声。

如果“灵魂的共振”有声音,一定就是这种声音。
这声哇,也是一句活体弹幕:你也是高达粉,我找到你了。
还有音乐片,活体弹幕,是带韵律的。
记忆中,一回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奇迹,那天如此重要],讲日本当红乐团Greeeen的追梦故事,来了好些Greeeen的歌迷。

电影里放到他们的代表作,开始只是小小声,后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害,还避忌啥啊,全场大合唱,起~
还有一回,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出了卡拉OK版。满场跺脚打拍子。

就像在线看《数码宝贝》,弹幕一定会打出《Butterfly》令人泪目的歌词。

只是这几次,弹幕唱出来了。
因为这些“活体弹幕”,人类的悲欢,有那么一秒钟突然相通了。
电影有趣,可别忽略了,看电影的人也有趣极了。
03
往大了说,这种“活体弹幕”,是对影视综艺节目的一种再创作。
创作者有创作者的想法,但咱们观众,也有自己的想法。
“活体弹幕”,有观众自己发出的,也有替观众重新解读作品的。
无论是哪种,都是当代年轻人旺盛表达欲的出口。
不止现在,老早,陈凯歌拍[无极]想传达玄学,而胡戈却从中看出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只不过,21世纪初那会儿,不流行弹幕,还得用短片形式,重新唠一遍电影。
而现在,因为技术又往前进一步,我们真的可以制造“活体弹幕”了。
你也许看过好莱坞大片预告的“Reaction”。
一个画面播放着预告片本体,另一个画面,则是网友观看预告片的反应。

大笑、惊呼、皱眉、鼓掌、碎碎念……
而我们这次要做的,不是放预告片,而是一边放一整部电影,一边在浮窗中实时呈现小编的“Reaction”。
明天,也就是12月23日19:00,「现在电影App」的「电影FUN映」出新,首度推出reaction形式观影,《看电影》编辑李果园将和大家全程一起观看[穿越火线]。
李果园其人,号称全编辑部笔名最多的编辑,藏匿于无数马甲之后,你永远猜不到你看到的哪篇稿子是他写的。
当我们决定推出这个栏目,全体同事毫不犹豫地把这个遮遮掩掩的家伙卖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咱编辑“活体弹幕”的身份终于藏不住了。
这次,咱们不写稿,只唠嗑。
[穿越火线]的画面上,炮弹与奇思妙想在这部俄罗斯战争大片上齐飞,而旁边的小浮窗上,每一个白眼、每一声“卧槽”,都逃不过你的眼睛耳朵。
或旁征博引冷知识,或替你抒发电影某处古怪的小情绪,或抓住一个你差点错过的小细节……
我们的目标,是活成高信息含量又情绪饱满的活体弹幕。
锁定12月23日19:00「现在电影App」的「电影FUN映」特别篇《硝烟中的母与子》,一边看电影,一边窥探编辑与编辑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