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评论 导航

娱眼 | 可怕的不仅是应援送金条,而是粉丝觉得理所应当

编辑:xal5772020-12-23 21:06:16

素来在娱乐圈当中“拎得清”的何炅老师,今天被上了一条热搜。根据网友的不完全统计,各方艺人在上《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时,艺人的粉丝们(请注意,是粉丝集资,不是艺人或者团队赠送)都会送礼物给《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们,而且这个礼物逐渐有了攀比的味道,从精致的家用电器、奢侈品礼物、相机到金条都有。

而何炅立刻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再次强调“以后不收任何礼物”。并解释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节目中劝说大家不要乱花钱,但被断章取义了。

这件事,如果只针对何炅一人,或者单纯针对《快乐大本营》一个节目,确实是有失公允,因为饭圈的“应援”文化已经发展到无孔不入。艺人去录节目之前,粉丝早就走好关系对接好渠道把礼物送进去后台化妆间摆好,还已经拍照留念、做成礼物单公示,想退都还真不知道怎么退。

“应援”这个词在饭圈,有着相当广泛的含义。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演唱会产生的有体系的应援活动起源于日本的一种以明星为载体举办的活动的一种互动行为,就是通过现场发光物(荧光棒,灯牌等)、配合演出、统一服装应援物或者场外捐钱捐物等方式支持偶像,是明星或团体的实力的一种体现。

划重点,无论是最早的粉丝集资给艺人送礼物,给艺人的演出场所外面铺满花墙、花篮,还是后来给艺人工作伙伴们送吃送喝到送答谢礼,归根到底的核心诉求就是“明星实力的一种体现”

其实应援文化在饭圈早已存在,甚至在今天被广泛批评和明确拒绝之前,还一度是饭圈“正能量”的一种比较。不同艺人之间给节目组等送礼物,或者是同一个艺人旗下不同粉丝组织准备的礼物,都要互相攀其礼物的昂贵、精致、体面,更必须做成礼物单,配合现场图片,公示于网络世界。

而且这些应援行为,也被粉丝甚至营销号来作为艺人是否走红、后援会和团队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例如在2019年,还有营销号以李现录制快本没有粉丝追随应援作为他“人气”不行的“嘲点”,丝毫不顾李现起码已经有三四次明确公开表示请粉丝不要再跟踪自己的行动。

也有粉丝在力数艺人后援会不作为时,“录制快本没有应援”是一条“罪行”。

从上述现象就能看出,最可怕的不是应援的礼物已经上升到金条,也不是无孔不入“送礼一条龙”流程,而是在饭圈中,每个粉丝都已经被“洗脑”:认为这种攀比性消费竟然是光荣的,不做才是可耻的。

而且到今天,应援文化第一次跨出饭圈被集体讨论和批评的时候,不少粉丝还执迷不悟,一方面强调,“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做,就会显得我们家......”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粉丝声称,“花自己的钱别人管不着”。

真的是这样的吗?

首先,如果觉得不送礼给节目组,自己喜欢的艺人就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个预设立场就是对合作方的不信任和猜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如此激烈地反对例如“办事送礼”“给医生送礼”“给老师送礼”这些行为,就是要抵制通过金钱引起不公平竞争,同时维持行业的风清气正。但同样的事情套在娱乐行业中,为什么就要先预设了对方必须是“看礼待人”,而不相信例如何炅、汪涵等多次强调过,“任何上来我们节目的艺人,都是合作伙伴,都是一视同仁好好照顾。”这种送礼的出发点,其实是对受礼者职业操守的侮辱。

其次,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光盘行动”,鼓励的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人生态度,谁点的菜不是自己埋单的呢?难道就因为是自己付钱,就应该以点一盘、倒一盘为豪?以吃多少点多少作为“可耻的小气”吗?

确实,钱是自己的,但社会风气是属于大家的,过去已经有不少艺人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不需要粉丝集资应援,甚至把集资费用退还给大家,只不过这样的清风力量不足,还不能吹散粉丝被挑拨的攀比之心。经过这次的公开讨论,也有受礼者何炅公开表态,收到礼物其实带来的困扰更多。希望粉圈这种攀比应援之风可以刹住,不要让粉圈文化与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背道而驰。

【撰文】南方+ 记者 梁燕

【作者】 梁燕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展开更多
标签:艺人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