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评论 导航

豆瓣9.1,封杀也挡不住她封神

编辑:xal5772020-12-07 06:12:12

一部劲爆神剧,横空出世。

你一定想不到,它来自巴基斯坦。

播出前,不被关注。

播出后,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在当地遭禁。

有人说,这部剧给巴基斯坦带来的震荡,不亚于一场革命

这究竟是怎样一部神剧?

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女巫》

Churails

说得如此夸张,这剧真有那么神?

先看评分。

IMDb8.6,豆瓣9.1,在国内外都拿下了高分。

但。

和这部剧本身的内容比起来,评分是最不值一提的。

简单来说,《女巫》是一次明目张胆的「冒犯」。

它在巴基斯坦完成了拍摄和制作。

却选择在印度流媒体平台ZEE5上线。

众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紧张。

那为何要兜这个圈子呢?

因为《女巫》的题材,实在过于大胆。

它打破成见,将勇敢的女性作为故事主角——

她们化身「超级英雄」,穿着罩袍举起武器,向父权社会宣战。

这在巴基斯坦影视剧创作中是史无前例的。

可好景不长。

《女巫》还是遭到巴基斯坦当局封杀,在ZEE5下架。

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导演Asim Abbasi连发三条推特,表示失望:

「太奇怪了,《女巫》在国际备受赞誉,却在其原国被叫停。」

「艺术自由受到压制,因为有人错误地认为艺术自由是一种道德威胁。」

「这不仅仅是我的损失,还是女性和边缘人士的损失,是巴基斯坦所有演员、作家、导演、技术人员的损失。」

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愿重新上架《女巫》。

一波三折,终于还是照常播出了。

这部剧之所以能引爆话题,是因为它几乎拍出了巴基斯坦社会的每一个顽疾——

恐同、童婚、厌女情绪、家庭暴力、阶级分化…

《女巫》的片头首先让人眼前一亮。

诡谲的画风,动感的嘻哈乐,暗藏的隐喻。

注意看这个镜头:

长着鹿头的男人,将女人当作提线木偶操纵。

随后这个鹿头被撕裂成两半。

这恰是整部剧的一个注脚。

有人说,《女巫》是巴基斯坦版的《致命女人》

形式的确有点相似,都采用倒叙的方式。

一开始,只见几个女人被关在监狱。

在她们的诉说中,入狱前的遭遇渐渐清晰。

主角共有四个女人——

阿祖,是个学生。

放学后瞒着父母偷偷练习拳击,还交了一个男朋友。

她有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弟弟,每天护送她上下学。

名为保护,实为替父亲监视。

阿祖不得不定期给弟弟封口费。

阿金,成功的婚礼策划人。

因为一次婚礼现场事故,砸了金字招牌。

丢了事业后,终日酗酒,醉生梦死。

萨拉,豪门太太。

原本是一名律师,婚后相夫教子,成为全职太太。

她是丈夫眼中的「完美妻子」。

但却对这个身份日渐生厌。

巴图,有个禽兽丈夫。

二十年前,丈夫企图猥亵他们的女儿。

为保护女儿,巴图用电熨斗杀死了丈夫,后被送进监狱。

出狱后,她在婚礼策划师阿金家中当保姆。

四个女人,在出身、阶级、性格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可她们都有同一个身份——

巴基斯坦父权社会的受害者

阿祖练习拳击的事情被父亲发现。

同样被发现的,还有手机里男友赤裸上身的照片。

等待她的,是父亲的一顿毒打。

此情此景,恰好被隔壁的巴图目睹

巴图帮助阿祖逃离家门,还带她来到主人阿金家中落脚。

巧的是,阿金的好闺蜜萨拉,也因为发现丈夫出轨,前来找她求助。

风雨交加的夜晚,四个各怀心事的女人,就这样聚到了一起。

仅用一集,《女巫》就利落地交代了每一个人物的背景。

这四个女主角,一点也不完美。

她们被当作真实的、有缺陷的人来塑造。

有脆弱和自私的时刻,也会因观点不和闹内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她们联手开了一家「清真时装馆」

给人一种经营正当生意的感觉。

毕竟在巴基斯坦的父权社会里,着装是对女性的第一层定义。

然而,在时装馆底下隐藏着的,却是一个神秘组织——「女巫」

她们的目标是惩罚那些不忠的男人。

在阿祖的黑客男友的帮助下,「女巫」招募到了更多的女性加入。

她们皆是社会的边缘人群。

包括有前科的罪犯、跨性别者、性工作者等。

「致命女人」们,集结完毕。

照《致命女人》的思路,接下去,是不是该轮到酣畅淋漓的复仇戏码了?

但《女巫》没有这么做。

因为它不只是一部简单的爽剧

清真时装馆开张后,成员们上街发传单。

针对男人,发的是服饰广告;

而针对女人,发的是「女巫」广告。

不少女人会默默收下,这些都是潜在客户。

她们在城里喷上涂鸦:「受苦吧,男人们。」

在时装馆门口写着:「男人与宠物不得入内。」

为整部剧的严肃基调,增添了几分黑色幽默。

前期宣传结束后,时装馆的名声渐渐打响。

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女人,都会带来一桩案件。

这里也成了一切问题的源头。

由此可见,《女巫》无意成为一部发泄情绪的爽剧。

而是通过解决女性的问题,带出对现实的反思

往往在最戏剧性的时刻,都会伴随恰到好处的冷静。

举几个例子。

第一位前来咨询的客人,是一个把丈夫神化的妻子。

她怀疑丈夫出轨,所以拜托「女巫」组织进行调查。

可在得知真相后,她留下这么一句话:

「你们在毁坏家庭,会下地狱的。」

犯错的是丈夫,她是受害者,却怪罪于告诉她真相的人。

因为比起真相,她更在乎丈夫在心目中的地位。

妻子对丈夫的出轨视而不见,纵容了很多巴基斯坦男性继续为所欲为。

就如萨拉所说的:「也许女人喜欢被蒙在鼓里。」

另一位客户,说自己的母亲被债主杀害。

「女巫」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其实她母亲是自杀的。

因为无力偿还欠款,她想到用这种方式嫁祸于人。

受理此事的萨拉没有揭发她,反倒助她一臂之力,从债主那里讹到了一笔钱。

这个案件的出现,说明「女巫」组织绝非圣人。

有时候在残酷的生存状况下,真相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真正的恶根,是无处求援。

还有一位客户,怀疑丈夫搞外遇。

调查后发现,她丈夫幽会的对象竟是一名男人。

这让「女巫」组织措手不及。

考虑到同志群体的生存环境本就狭窄,她们犹豫是否要公开真相。

可妻子后来还是知道了真相。

她亲手杀死了丈夫,并且割下他的一条腿烹食。

这算是全剧中最高能的一个片段。

它强调了,一个对性少数群体不友好的社会,是如何让受害者别无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儿童性教育的探讨:

萨拉的儿子摸了女人的屁股。

丈夫却不以为然,还觉得好笑,说这是「男孩本色」。

这种对女性缺乏尊重的社会风气,让孩子从小便浸淫其中,贻害无穷。

还有关于童婚现象

阿祖回到家后,被父母强行安排嫁给一个男人。

好在「女巫」组织及时赶到。

她们用超市买来的假枪,吓退了前来迎亲的人,成功救走了阿祖。

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

在那名客户杀死出轨丈夫后,事态往失控的边缘扩散。

经警方盘问,她把错都推给「女巫」组织,说是受到指使才会痛下杀手。

警方即刻上门搜查清真时装馆。

成员们不得不连夜销毁证据。

城里的男人知道这件事后,开始集体到清真时装馆门口抗议。

甚至趁深夜放火烧了清真时装馆,连带不少成员都受了重伤。

至此,背地里的斗狠较劲结束了。

真刀真枪的正面对抗,即将开始…

现在,回到开头的那句话——

《女巫》给巴基斯坦带来的震荡,不亚于一场革命。

此话从何谈起?

当我们在观看《女巫》的时候,有些人看到了爽剧,有些人看到了神剧。

而对于巴基斯坦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更是现实与未来

现实中的巴基斯坦,女性的地位极低。

包括从政、就业、受教育等机会,都远低于男性。

《纽约时报》11月曾刊登一篇文章,讲述了巴基斯坦女性的困境。

文中指出:全世界167个国家中,巴基斯坦的「女性安全指数」排名第164位,仅略高于也门、阿富汗和叙利亚。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巴基斯坦至今仍存在的「荣誉处决」

如果女性存在被侵犯、不接受指派婚约、企图离婚(配偶有虐待行为)等行为。

她们不仅不会被当成受害者得到公正对待,甚至会被视作家族污点除掉

这种处决是犯罪,却在巴基斯坦被默许。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

2016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讲述的就是「荣誉处决」——

在巴基斯坦,每年都有约1000名妇女因此被杀害。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

不断有人在为提升女性的地位而努力。

最具代表性的是已故巴基斯坦前女总理贝娜齐尔·布托

以及为女童争取受教育权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马拉拉

纪录片《他叫我马拉拉》剧照

如今《女巫》这部剧的出现,也正式加入到为女性发声的行列中。

女性在进行个人斗争,并尽其所能做出改变。

利用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把这种声音传递出去。

过去几年,女权运动浪潮席卷了巴基斯坦。

《女巫》的出现就像是一次总结。

它解释了女权运动的意义,以及女权主义者正在进行怎样的斗争。

这就是为什么,《女巫》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已然不亚于一场革命。

《女巫》在流媒体平台被下架后。

巴基斯坦多名公众人物,第一时间为其发声。

著名演员乌斯曼发文说:

「《女巫》被禁了?恭喜。那么现在请把愤怒聚焦于警察没能逮捕高速公路强奸案罪犯这件事上吧。」

女演员萨纳姆也表达了类似的失望情绪:

「禁止这些舞蹈广告、敢于直言的电影、电视剧,并不会消除强奸案的发生。那为什么我们要如此虚伪呢?」

巴基斯坦著名的播客主持人尤努斯写道:

「在一个色情节目收视率最高的国家,男人竟然对《女巫》里的剧情有异议。这突显了女性所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他们的发声带动了舆论的声势。

最终让《女巫》得以重新上架。

这个可喜的结果让鱼叔想起娄烨的一句话:

「审查是对话,对话不是对抗,对话没有胜负,对话没有敌人。」

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他们做到了。

这部剧所讲的内容是抗争。

而它的播出过程,同样也是一场抗争。

无形中的呼应,奠定了神剧的底色。

戏里戏外的故事,都令人敬佩。

《女巫》,不仅仅是一个巴基斯坦故事。

更是这个世界残酷现实的一面镜子。

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泥潭,也别忘了呐喊。

就算力量单薄,可无数微弱的声音汇聚,总会被人听到。

展开更多
标签:巴基斯坦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