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老师因评论未看过陈凯歌的《无极》,二刷后的感受果真如此
近期的演员真人秀《演员请就位》第2季,热度可谓空前高涨,观众的看点除了演员的演技,就是导演们之间的暗潮涌动。
第3期,郭敬明执导了陈凯歌电影《无极》的片段,李诚儒老师的点评引起陈凯歌导演的不适,表情僵硬。

当年因为评论没敢去看《无极》

《霸王别姬》的成功显得陈导之后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
对于陈凯歌来说每一部电影都亲如他的孩子一般,被欺负怎能善罢甘休。

精彩的回怼
“李诚儒比较保守,梨园世家的子弟,都是从封闭世界里出来的,对世界的进步,一点不关心。”
“西皮二黄一响,胡琴一拉,两眼一闭,摇头晃脑,戏就来了。”
“他明天要干嘛去?他要去杭州斗蛐蛐!两只虫一咬,大夯下来了,诸位知道夯是什么?夯就是大腿!”
“他是生活在过去时代,感受过去夕阳的一位老艺人!”
“我这是赞美之词,诚儒老师在艺术方面有造诣,不是凡人!”
“感谢诚儒老师,如此笔挺地,坐在一个并不舒服的沙发上。”
字里行间,充满着暗讽的意味,潜台词:“李诚儒老师,您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是我的电影不行,是您老了看不出所以然。要不然,为何我坐在导演席位上,您老还坐在并不舒服的沙发上呢。”
陈凯歌骨子里透着文人的气息,略显清高,回怼李诚儒的妙语中不带一个脏字,却尽显他的鄙夷和不屑。

东方魔幻巨制
带着这样的热度,二刷《无极》。

我们这个世界还年轻的时候,人和神生活在一起。

那时,在海天和雪国之间有一个自由的国家。
在那里,一个受人爱戴的常胜将军,名叫光明;
一个嫉妒他的公爵名叫无欢。
他们之间的恩怨,没有尽头。

而命运的使者——满神,凌驾于一切之上。她让每个人从她手里挑选自己的命运,是对是错,却不告诉他们谜底。

我们的故事却是从二十年前海棠树下的一个小女孩倾城开始的…
陈凯歌将《无极》定义为国内首部魔幻巨制,开篇构建虚幻的世界,定位基调,方显逼格。自由的国度,拥着美丽的大自然,却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凌驾于一切的满神,挑选凡人抉择命运。无极,每个人都有着无限谜底的世界。

饥饿的孤儿懂得什么是爱情吗?
倾城(张柏芝饰)
战乱中的孤儿,生存是孩提时唯一的愿景,又如何懂得在天下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看似完全站不住脚的论调,却是陈导作为文人一种偏颇的思想。故事围绕着倾城,上演一幕幕为之倾倒的爱情伦理戏。

昆仑(张东健饰)与倾城
卑微隐忍的爱——原本奴隶的昆仑有异于凡人的奔跑能力,在一次鲜花盔甲光明将军的战役中被纳入旗下。之后因蒙面替代将军,救下倾城。在面对敬意的将军和爱慕的倾城,昆仑选择的是隐忍和成全,即使结尾道出真相也只是为解救倾城和将军。

光明(真田广之饰)和倾城
谎言包裹下的真爱——孤傲清高的将军,在遇到满神给出的抉择时,却阴差阳错的制造了倾城的错爱。原本骄傲的他,将错就错,义无反顾的示爱于倾城。倾城的担忧终究没有抵过内心的渴望,可殊不知,光明却不是那一刻即爱之人。

无欢(谢霆锋饰)与倾城
恨到极致亦是爱——无欢儿时被倾城欺骗,烙下深深印记。为复仇,用尽一生。可剧情中孩提时无欢的神情毫无征兆,如此的说辞过于牵强。这般虐爱显现的是文人的臆想。

鬼狼(刘烨饰)与昆仑
鬼狼当初为求生存,自我谴责一生,直至遇见昆仑。看似角色的设定是在揭开昆仑的身世之谜——雪国人,擅长奔跑,像风一样。但陈导的意图,是道出他作为文人对于时间独特的认知:
记住,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月升。
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变黄,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来。
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爱上一个人。
诸如此类的台词,透着浓浓的文艺气息,陈导意在提高电影的格调,可商业与人文的糅合,却有些五味杂陈。

满神(陈红饰)
亦是无极,凌驾一切,玩弄所有人于股掌之间。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被选择中跌宕,无对无错,像极了文人的清高。

“完美”的结局
昆仑背着倾城快速的飞向天空,最后画面定格在海棠树,或如昆仑所说,人生能够重新选择。看似轮回重返的完美,或是文人心中的愿景,却像是一种迎合现实的妥协,少了一份文人该有的孤傲。

《无极》中鲜明的色彩对比
结语
电影通常能反映导演当年的心境,拍摄《无极》时,骨子里透着文人气息的陈凯歌高处不胜寒。电影《无极》画面精美,如诗如画,像一篇散文。陈凯歌或许借着电影,寻觅知音;但事与愿违,《无极》在叙事方面缺乏连贯性,加之空洞的台词,呈现的笔墨抽象,震撼力不足,正如李诚儒老师所言“形式大过内容”,最后票房口碑双双崩盘。
时过境迁,之后陈凯歌收敛骨子里的文人气息,有不错的佳作出品,如《妖猫传》、《搜索》、《梅兰芳》。且就事论事,陈导对于演员来说,也是不错的导师。
陈凯歌导演,已就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