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爆料 导航

《新闻联播》主播集中“上新”有“门道”

编辑:xal5772020-10-13 08:45:02

文/本刊全媒体记者 汪学通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有四名新主播接连亮相。这是自2017年播音员刚强出现在《新闻联播》之后,《新闻联播》最新一次纳入新人。

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备受人们关注,出现的新主播也引发人们的好奇:他们从何而来?凭什么能登上《新闻联播》主播岗位?《新闻联播》对主播的要求又是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门道”。

从哪来:既有自主培养,也有地方引进

本次亮相《新闻联播》的四名新主播分别是严於信、宝晓峰、潘涛和郑丽。他们之前都曾在央视播音岗位上长期锻炼。

生于1987年的严於信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一名,他同时也是《新闻联播》现任10名主播中最年轻的一名。严於信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考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音部,2010年5月起担任央视新闻频道《午夜新闻》节目主持人,2011年8月起开始主持《朝闻天下》节目。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工作不久,严於信就主动报名援藏,在西藏电视台担任了半年的新闻主播。

新闻联播首位80后主播严於信亮相。

第二位亮相的宝晓峰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200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央视成为主播。据公开资料显示,宝晓峰曾经主播过《新闻早8:00》《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节目。近年来,宝晓峰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节目是与朱广权共同主持的《共同关注》,她丰富、活泼的语言风格被网友戏称为“手语老师第二痛恨对象。”

宝晓峰(左一)与刚强一同主持《新闻联播》。

严於信和宝晓峰都是大学毕业就进入央视工作,而潘涛和郑丽则是从地方电视台进入央视担任主播职位的。潘涛出生于197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1990年进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工作。1998年,潘涛调入上海卫视新闻部,担任节目主持人。

潘涛(右一)与海霞一同主持《新闻联播》。

2001年,他为上海申办世博会宣传片配音,被称为“上海申博形象之声”,他还曾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广播电视台名播音员主持人称号。2016年,潘涛进入中央电视台,连续主持了4年《晚间新闻》节目。拥有广播电台、地方电视台和央视等多平台主播经历的潘涛,无疑是一名成熟的优秀主播。

相比其他三位新主播,郑丽的经历更为独特。从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郑丽原本想要从事教师工作,就在这时,黑龙江电视台也选中了她,郑丽从此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1997年至2002年,郑丽在黑龙江电视台担任主持人。2002年开始工作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先后担任《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节目新闻主播。从一名非科班毕业的播音新人到《新闻联播》主持人,郑丽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郑丽

纵观四名新主播的履历,可以说,这批《新闻联播》新主播的选拔,充分体现了宽广的选才视野和多元化的人才来源。

凭什么:既看科班出身,更重视长期锻炼

科班出身是大多数主播的“标配”,《新闻联播》现任10位主播中,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就有9人。《新闻联播》除第一代播音员中的赵忠祥、邢质斌等人外,历代播音员基本都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但《新闻联播》主播的选拔并非片面地以是否科班出身论高低,而是更看重播音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本次新亮相的郑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光有科班出身还不够,走上《新闻联播》主播岗位也需要在央视的多个节目进行锻炼。以本次新亮相的四名新主播为例,无一例外都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其他节目进行了长时间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央视新闻频道的年轻主播往往会从《午夜新闻》起步,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主持《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等白天直播节目,严於信的成长轨迹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

相比白天的央视新闻直播类节目,《午夜新闻》在深夜播出,观众相对较少,主播的心理压力也较小,更适合新人主播。但并不是所有的夜间节目都适合新人起步,潘涛加入央视后主持的《晚间新闻》节目就因其重要性被称为“央视小联播”,他在这一节目连续主持四年的经历也为他加分不少。

宝晓峰和郑丽两位女主播都在央视新闻频道多个节目打磨锻炼了十余年,拥有丰富的新闻主持经验。事实上,对于一名新闻主播而言,光拥有丰富的播音经验还不够,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也尤为重要。即便是已经成为《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海霞、刚强等播音员,也不仅仅主持《新闻联播》这一档节目,观众也能在《新闻直播间》等新闻节目中看到他们的身影。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联播》有着以老带新的传统和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央视规定,《新闻联播》主播年龄满52岁就要退居幕后。最近一批退居幕后的《新闻联播》主播是李修平和王宁,两人分别于2015年、2017年离开《新闻联播》主播岗位,从事培训和配音等工作。

李修平和王宁曾主持《新闻联播》。

因此,培养锻炼新主播作为接班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联播》的主播团队中,既要有资历老、经验丰富的老将,也要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更要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由资深主播传授给新主播经验,帮助新主播成长为中坚力量,这是《新闻联播》的传统。这次新亮相的四名新主播,从年龄、经验上来看,都十分符合《新闻联播》的团队建设需要。

怎么播:既要专业过硬,更要处变不惊

对于这批新亮相的主播而言,成为《新闻联播》主播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这份工作干好,是他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命题。

要想做好《新闻联播》主播,专业能力必须过硬。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博士生导师张颂曾对媒体表示,《新闻联播》从开播以来,播报的都是国家级的政令或重大决策,上级或编辑已经定下来的稿子必须要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播报,一篇几千字的大稿,主播之前可能一眼都没看过,还必须保持每分钟至少220字的播报速度。直播时,即便是看着满是记者或编辑修改痕迹的稿子,播报时也绝不能打磕巴。

敏捷的应变力也必不可少。李瑞英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也要抢新闻,别看我们正襟危坐,其实有时候稿子来得特别急,差一分钟的时候稿子才来,还经常调整顺序。”主播们还有可能遇到提词机故障的紧急情况,这时候只能飞快地埋头找稿子,以保持正常播出。

康辉和李瑞英。

康辉和李瑞英都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新闻联播》的主创都是半军事化管理,24小时都有人值班,交接班也非常有讲究,“如果和我交班的同事还未到,我就不能卸妆,必须一直等着他,以避免遇到突发新闻而主持人出现真空。”而郭志坚表示,《新闻联播》的主播几乎没有休息日,手机24小时开机,一有任务就随时待岗,或者随时上岗,一点都不能松懈,这是一种常态。

康辉曾对媒体表示,《新闻联播》和央视另一档新闻节目《新闻直播间》一样,要求主播提前3个小时到岗准备,即下午4点到岗,到岗后要看串联单、看新闻视频、化妆、调试、录制,晚上还要等《新闻联播》重播完后才能下班。

今年以来,《新闻联播》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对片头、镜面包装、题板字板、过场动画、制播构图等都进行了调整。《新闻联播》主播也从原来的“推稿播新闻”变为使用“电子提词器”播报,同时配备充分的应急系统和预案,确保播出安全。如若发生应急事件,主播可以按照手中的备用稿件并经技术人员切换提词器应急模块进行突发事件处置。

新技术,新主播,《新闻联播》这档走过42年历程的“常青树”节目,正焕发出新生机。

展开更多
标签:新闻联播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