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黑颈鹤游走不丹 美景下的幸福国度(4)
小小农家
此时的不丹阳光非常好,这个季节如果在首都廷布的街头,中午会热得想穿短袖,这里却时时能感到中部山谷阳光中夹杂的丝丝寒意。
一辆搭载印度修路工的卡车经过,年轻的工人们大声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据说,由于缺少劳动力以及外国工作签证限制严格,这里的工程进度奇慢。这种绵软和懈怠甚至传染到了在白日阳光下睡懒觉的狗狗,完全放松,一派自如。
岗提寺前的空地到了农忙季节就是晒场
和向导商量去小山坡下的民居探访,这是一座两层的民居,和每家一样,屋顶上晾晒着火红的辣椒。不丹大部分的房子是用石头、水泥、竹子以及木料建成的。这里的房屋结构简单,主体是水泥,门和窗户用少量的木料,并会按照习俗画上花朵、动物或者宗教图腾作为装饰,当然还有飘扬在屋顶中央的风马旗。
向导顺着人为走出的小土路和怀抱婴儿的女主人讲话的时候,小女儿在旁边害羞地打量着我。屋里很暗,有点潮湿,左边是家里的起居室,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导游说不丹富裕家庭的房子一般都是三层,最下面一层用来圈养牲口,近些年来为了卫生考量,会划定特别的区域,第二层多用来储存生活物品,第三层用来居住,人们将干草,蔬菜和肉类放置在流通空气的第三层与屋顶的隔离空间。由于相对贫穷,富布吉卡谷周边很多民居都是简单的两层房屋,内部也非常简陋。但在这家简陋的房屋最里面我却看到一个宽敞的、专门用来祭拜用的四方房间,显然是经常打理并且专门修饰过,向导解释说,即使再穷的家庭,这样的房间总是不会少的。对他们来说,佛教已经不是信仰,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嘎真切”(谢谢),接受了我从中国带的小熊猫公仔以及棒棒糖礼物,小女儿依然害羞,只是看着我的目光多了些感激和好奇。
面对镜头,小姑娘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
路上没什么行人。倒是牛儿悠闲自得地摆着尾巴散步,我怀疑他们能听懂当地语言,因为那姿态俨然山谷的主人。刚走出去一会儿,就看到五六个当地妇女站在一个正在建造房屋的二层,拿着木棍紧紧凑成一个圆圈,一边唱歌一边绕圈走。我以为这和不丹房子上画的各种宗教图腾的功能一样,这是为了驱赶恶魔。向导却告诉我说,你看他们开心的样子,用木棍敲击着地上的水泥,其实是为了赶走一天的疲惫,这也是当地古老的传统之一。
Jigme在村口的杂货店买了一袋槟榔,说可以在冬天让人保持温暖。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不丹不分男女,都爱嚼槟榔。走出村庄后,我看到四周环绕掺杂草绿和褐色的山谷,接受Jigme 的邀请唱起了hey jude 。我告诉Jigme这首歌不是我们国家的,但也能让人提起精神,赶走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