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自曝以前和黑帮拿枪和手榴弹对峙【图】
香港演艺圈,男明星年轻时容易被叫某仔,辉煌些了可能升级为某哥,气场和名气再高些,可能升级成某爷。也可能因为长相帅气或粉丝希求青春长久之类的不 知名理由,某仔地位再提升,也还是叫作某仔。无论如何,总会带上名字里的某个字,让人家分清楚这是谁。成龙的称呼“大哥”似乎是个例外,成了专有名词,甚至不用加上名字。
成龙
这位不介意嘲笑自己鼻子大的国际动作巨星主演过太多英雄电影。但他不是打出一拳会捏紧拳头摆造型、被打一拳会酷帅啐一口以示轻蔑的硬汉式英雄李小龙,也不是衣袂飘飘、动作优美如舞蹈的儒雅式英雄李连杰。
电影里,成龙打出一拳就会痛得甩手,经常在各种尴尬境地里连滚带爬。
电影外,成龙曾向思远制片公司的吴思远大声陈述:“李小龙是超人,但是,我以为,观众想看的是普通人,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历经许多错误以后获得成功 的人,有幽默感的人,不怕做懦夫的人。”此时,他还没红,还在像其他所有动作演员一样走李小龙的威猛路线,这条被李小龙证明过可以成功的路线让成龙几乎被 当成“票房毒药”。第一次有决策者肯问问成龙:你想做什么样的电影呢?几个月后,因为做到了自己说的这些,成龙终于在曲折打拼数年后开始爆红,这是 1978年。
他总结:“大多数动作片里的英雄都是一部完美的格斗机器,一个难以受伤、战无不胜的杀手。而我在影片里自始至终都被打得很惨。你失败,失败,再失败,然后凭借某种运气,最终设法取胜。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除了电影,他还出现在无数活动中。他成为香港的形象代表,继而成为国际华人代表。他喜欢强调爱国,喜欢反复讲关灯省水这样细小却往往难行的道理,喜欢 出现在许多慈善活动和政府活动上。他捐出了一半财产。他多了威严。他强调规矩和控制。他在“博鳌论坛”上讲“原来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搅起轩然大波。
那个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亲切底层小市民形象,似乎正在远去。他以前是阿龙、Jackie或者陈家驹,无奈却反抗,幽默而倒霉,百打不死,宛如小强。用流行语讲,那是屌丝英雄的故事。后来,英雄走出银幕,他是“大哥”。
到底什么是“大哥”?成龙解释为责任,不时抱怨当大哥真的很难。身边人对他的细心和照顾赞不绝口,可也挡不住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解读,甚至包括“你是不是有政治投机的成分?”
“我?”刚刚笑着讲完听到华人取得国际成就会特别开心的成龙,愣了一下:“我今天没有中国(身份)都很红了啊。”
门被推开一条缝,成龙戴着大墨镜,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挤进来。
摘掉墨镜,揉揉黑眼圈,疲惫地说:“拍照啊?要不还是先聊吧?”头一天,半夜12点回到家后,成龙开始跑步。儿子房祖名已经睡了。在问过老婆林凤娇, 知道儿子是9点多睡的以后,成龙表达了对儿子惯有的不满:“我总觉得我比他勤力。我得叫他过来看看我在干什么,我也工作了一天,开了8个会,从早晨坐到晚 上9点半,然后再研究下部戏的剧本。回家我还跑步。”
他还会骂儿子带4个助理:“我说你老爸才有一个助理,那个助理是帮我写字的,如果我可以写字,一个都不用带。骂了之后,他现在就一个了。你看现在国内 一些演员出来,哗,七八个。范冰冰一见到我,就冲助理们挥手:走开!走开!大哥该骂了!”成龙捏出细细的声音:“我说:哇,一看这个场面,范冰冰到喽!讲 了一次,她以后看见我就赶开助理。没有信心的人才比这个。”
坐下仅仅半个多小时,精力神奇地一点点回到身上。他先是靠坐着聊,然后渐渐不时把腿架到椅背上,之后他会站起来,挥挥拳头,或者走两步,把胳膊搭到旁 边人肩膀上即兴演出。再后来,半个房间都成了他的舞台。“香港的街道这样就叫大街了。”他指指3米宽的屋子,快速走两步,带着表演式的跳跃腾挪,一下子就 跨过大半间屋子。“就这样,两步过掉马路了,我多快,哪管红灯。”
这天晚上,北京骤然降温10度,还迎来入寒后的第一场雪。哇啦哇啦的一片喊冷声,也没挡住在一场时尚晚宴后,成龙照例拉着工作人员去聚会聊天。
“如果在外地工作,每天晚上大哥都会拉所有人去他房间聊天,不管你是演员、重要的工作人员,还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全都没差别地坐在一起,直到谁瞌睡了谁回屋睡觉。”与成龙合作的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