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评论 导航

影向标|《玛丽和马克思》:孤独是人生的课题,在友谊中治愈成长

编辑:xal5772020-07-15 18:42:34

《玛丽和马克思》于2009年在澳大利亚上映,影片讲述了2个笔友之间长达20年的友谊,8岁的小女孩玛丽和44岁的大叔马克思,他们都喜欢动画片“诺布奇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看似不会接触的2个人因为一次信件而友好往来,就这样书信往来了近20年。信件的每次传递都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情,而在这期间各自都经历了人生的此起彼伏。

这部电影由澳大利亚导演亚当·艾略特花费了长达5年的时间制作而成。自上映以来,这部定格动画片感动了无数人,玛丽和马克思作为孤独的个体,维持了一段深厚而纯粹的友情,仿佛也在告诉我们:孤独的人只是这个世界当中的一角,他们并不奇怪,只是忘了去表达本身。

这部影片还获得了2009年法国国际动画影展的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水晶熊奖以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的最高奖。

亚当·艾略特曾说:“我的所有角色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坚信,所有人都是有瑕疵和缺陷的,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些隐藏起来了。我的想法就是把这些缺陷展示出来,并且为人们的不完美、不纯粹的东西鼓掌。”

这部电影在豆瓣被44万人打出了8.9分的高分,究竟有何种魅力让广大观众所吸引?为分析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接下来我将以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思考与感悟。

01塑造人物:影片运用2个主要人物,围绕信件有序发展,衬托人物性格,凸显孤独与成长的主题

①玛丽:自卑缺爱且不自信

玛丽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奇特家庭,妈妈是酒鬼,爸爸只喜欢和鸟类标本说话。玛丽自小就没有朋友,她的爸爸妈妈也很少参与在玛丽的生活当中,缺乏父母的关爱。玛丽经常为额头上的丑陋胎记被人嘲笑而自卑。

极度渴望朋友的玛丽意外得到了美国人马克思的地址,玛丽写了一封信并把巧克力棒一并寄给了在美国的马克思,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朋友。虽然这期间并没有见过面,但却维持了长达20年的友谊。

②马克思:孤僻但内心却柔软

44岁的马克思独自一人生活,患有自闭症和肥胖,生活中除了邻居几乎没什么朋友。马克思恰巧遇到同样喜欢吃巧克力和“诺布利特”动画片的人,就这样他们成为了笔友。马克思在信件中描述自己以往的遭遇和生活,尽可能解答玛丽所有的问题。

马克思曾经遭遇过霸凌,干过数十种职业,这样的生活再平凡不过,马克思就像是一个大叔叔为玛丽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

02镜头语言:镜头的切换来去自如,暗灰的色调与影片主题相呼应,治愈孤独的内心

第一,采用镜头对比手法,用信件语言交流来衬托人物心理。

影片里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来代表纽约和澳洲,分别是灰色和褐色。玛丽的色调偏暗褐色,然而切换到马克思色调变成了暗灰色,他们都是内心孤独的人,但却又有些不同,显示出了玛丽和马克思虽然同为孤独之人,但来源和时间深度却不同。

正如《心是孤独的猎手》里所说:“孤独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孤独。”

马克思生活了近几十年,孤独之感是日积月累,而玛丽还是8岁的小女孩,孤独的程度没有马克思的深沉。

第二,利用特写镜头来升华情感,与影片主题相呼应。

马克思头顶的帽子、玛丽头发上的夹子以及邮箱,这些物品都是红色的色调,红颜色的镜头意在表明人生总会有一些是暗灰色调的生活,但也有一些是生命当中的色彩,比如红色的邮箱,邮箱在整部电影中起到关键作用,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成为了彼此心中治愈孤独的一个重要物品。

红色夹子和红色帽子分别是玛丽和马克思的专属物件,也意在说明每个人当中都会有一些不能让人深究的事情,但有一些事情却会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色彩。

03现实意义:孤独是人生常态,在孤独中治愈并成长

  • 学会在孤独中成长

玛丽和马克思都很孤独,但因为有彼此的信件交流驱赶了生活中的一些阴霾。在两个不相邻的边界中通过信件来传达彼此的感受,他们都是彼此最重要的朋友,也正因为这样让彼此都在孤独中治愈成长。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影片中玛丽在学业上颇有成就,把自己的朋友马克思作为故事写进了书里,当玛丽把这件事告诉马克思时,本以为会很高兴但是马克思却没有,反而只有愤怒和焦虑。因为这件事马克思和玛丽的通信暂停了一段时间,玛丽也因此愧疚,整日无所事事,变成和妈妈一样喜欢喝酒麻醉自己。

直到后来,马克思原谅了玛丽的行为,还寄给了玛丽一大箱的诺布利特娃娃,并在信中写道:“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瑕,我也是,人无完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玛丽和马克思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马克思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原谅玛丽,因为马克思知道包容和给予才能让生活充满爱。

  • 友情的馈赠让彼此成长

在马克思写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我们知道马克思原谅了玛丽,其实也是在原谅自己。他们长达20年的信件语言交流,这是一段重要的情谊。就如影片里马克思在信中写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玛丽和马克思在彼此孤独的灵魂中相互取暖,友情的馈赠也让彼此学会了成长。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上帝赐予我们亲人,感谢上帝,我们可以选择朋友。”

玛丽和马克思这2个孤独的个体在影片中显得淋漓尽致,但孤独并不是可耻的。这部影片时常让人们审视自己的人生,也留给人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独处?”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惧怕孤独,而在我看来,孤独是一门学问,正如叔本华所说:“孤独,是和自己独处的学问。”孤独是人生的常态,那我们应该如何和孤独共处,并积极有益的度过独处的时间?

①和独处的自己成为朋友

法国哲学家保罗·萨特说:“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

当你独处时,你可以和内心的自己对话,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冥想,放空,听音乐,清洁乱糟糟的房间等等多种方式去尝试和独处的自己成为朋友,并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光。就如影片里说的那样:“首先你要爱你自己。”

②学会感知大自然

大自然是生活的本身,而孤独是情绪的感知。当你学会了和大自然的动植物相处,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呢?比如种植花草,养个宠物,并和他们交流,倾听自己和他人。感知大自然的同时也学会了和自己友好相处。

③追逐有目标的梦想

《孤独的小说家》里说:“孤独会成就你和你的梦想。”

事物总是具有双面性,独处也意味着会牺牲和朋友聚会的时间,但也会带来自身的成长。有目标的梦想也更明确,孤独时就去追逐梦想吧。孤独是自我提升最好的升值期,接纳孤独是提高自身成长的绝佳机会。

来源:小舒笔人

展开更多
标签:玛丽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