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梓杉:我和朱朝阳截然不同,但我能感受到他,也想要突破他
采访开始前,荣梓杉将团队工作人员请去了隔壁房间,只留下自己与记者,他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聊出更多所思所想所感,这令我们有些惊讶,却也欣喜看到这位小演员身上这般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格外真诚的一面。凭借对“朱朝阳”一角的出色诠释,荣梓杉成了近期频频被点赞的演员。开机时不过13岁的他,也成了很多人讨论的焦点,他是怎样撑起这个角色的?有人猜他本色出演,而现实中荣梓杉却与朱朝阳截然不同;也有人猜测他或许天赋过人,但所谓的“天赋”究竟是什么?荣梓杉又是怎样努力去走近朱朝阳的?从童模出道、接触表演,到让观众对角色深入人心,幕后的荣梓杉也经历了从“上电视很开心”到“想要当一个真正的好演员”的心路转变。在这次采访中,他为我们“答疑解惑”,揭开关于“朱朝阳”的种种,也向我们讲述关于自己的种种,他有着成熟的思考、真情实感的体悟,也有属于14岁的青春表达,有趣而本真。以下是荣梓杉的自述,根据采访实录整理。
采写_本刊记者 傅圆媛
视频_本刊记者 钟俊豪
录音整理_实习生 汪恒 (黄思南对本文亦有贡献)
成为朱朝阳是个意外,
也让我不敢去爬山了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开始试戏时,我其实是冲着严良去的。
在原本的故事里,朱朝阳是相对矮小的,可能只比普普高一点,所以导演想让我试的是严良,我自己也觉得演朱朝阳不太有可能。只是让我意外的是,试戏后导演就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不是严良,我是朱朝阳。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导演觉得我眼睛是有些向下的,没有表情时看着有些忧郁,严良的角色则需要身上有一点野性,但我身上没有太多这种特质吧。我在生人面前很慢热,因为刚见面时辛爽导演也不怎么说话,我也有点沉默,那种“不熟”的状态,或许在他眼里,是有点朱朝阳的状态的。
最初“认识”朱朝阳时,根据我的初步印象,这个小孩若要演起来其实挺有挑战性的。朱朝阳的心理复杂,在我的理解里,朱朝阳的变化或许只有5%是到了那个年龄开始变得成熟了,向内了,但是他大部分的变化都来自外界因素的推动。他妈妈和马主任好后,逐渐少了对他的陪伴;在学校里他被同学欺负;在他渴望爱的时候,爸爸却让他一次次失望,感觉像在聊天,却拿着录音笔套他的话;还有就是他为了朋友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他一步步地被外界推到了那个境地,直到最后朝着那个极点走去……我觉得他和张东升一样,很多事情都并非自己想做的,有不得已。在最后,朱朝阳渴望回到原本的生活,所以他没有给严良那张复制卡,因为告发了张东升,警察、爸妈知道朱朝阳所做的这一切,他就再也回不到那种生活了,所以最后的最后他才会跟严良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给你们开了门”,如果没有他们,他依然是原本的他,那些事都不会发生。
因为想要让自己能演好他,能够演得更真实,我其实还算做了一些准备。拍摄之前呢,剧本围读的时候,我会把不懂的问题都提出来跟大家讨论清楚,然后我也会去结合原著做一些功课,因为原著会更清晰地展现出朱朝阳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一个“朱朝阳想”加“冒号”,就是他内心的潜台词,这样和剧本结合起来其实更能去理解这个人物。
你问我有没有被这个人物吓到?哈哈那倒不至于,他确实挺复杂的,但这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生活中也不会发生,所以我自然不会害怕他喽,但是爬山我是不敢了哈哈哈!
我将自己“变”为了朱朝阳
你们看到的很多动作与表情
都是我当时真实的反应
《隐秘的角落》刚正式上线不久,我就一气给看完了,也会去看最后显现出来的剧情内容,但大部分是在仔细看自己,哪里演得好,哪里有问题。你说很多人关注到我那场哭戏?我第一时间看到荧屏里的自己抱着爸爸哭得那么惨,其实感觉挺奇怪的哈哈哈。我外婆也有跟我一起看剧,看到朱朝阳被王瑶打的时候她差点冲上去,想要打架,紧紧抓着我的手一直在那颤,所以我感觉我是没让身边人出戏的,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吧哈哈,当然也有进步的空间。
正式表演前,辛爽导演和张颂文老师常常会给我讲戏,这是我和张颂文老师第二次演父子了,他一直跟我强调,一定要认真,一定要让自己进去角色,去感受角色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对一同对话的对方所说的话、做的动作,像日常那样,进行判断,这样才是最真实的,不要被台词绑架。剧组也有副导演说,如果能早一点就进入角色,会演得更好,所以我一般都是从上了化妆车开始化妆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沉下来,不想跟别人说话,那个感觉帮助我更像朝阳,早点开始进入,那么到后面就真的像是朱朝阳了,在现场我说话的方式,也都像是朱朝阳的方式。但是回到宾馆休息的时候,就不会像这样了,要是还像朱朝阳一样会很容易出事吧?哈哈哈开玩笑的。
但我不得不承认,成为朱朝阳是有压力的哈哈,在杀青的那一刻,我有大笑,感觉突然从朱朝阳一瞬间变回了完全的我自己,一下压力就释放开了。我走出角色很快,不过朱朝阳还是给了我一点影响,应该算是启发,以前我面对陌生人就有点尴尬,我现在就会用他那一套相处方式,不好意思说话就笑一下,听着的时候也点点头嘛,就不是那么尴尬了。
想要成为演员后,突然觉得身体、心理
以及精神上都开始“累”了
《隐秘的角落》播出后,我接到了不少邀约,也接触到了很多新事物,像以前我都没有做过采访,也没有拍过杂志,所以觉得还挺新鲜的嘿嘿。
我接触影视圈有几年了,最初呢,我不是直接做小演员的,一开始,我做过淘宝平台上服装品牌的平面模特,当时就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同时也在拍戏的模特,被推荐也来拍拍片,最开始我拍了几部广告,第一部就是肯德基的广告,一共拍了五部广告后就去拍了《山河故人》。
在我的记忆里,最开始拍戏时我好像满满都是好奇,但不会有怯场、害怕、说不出台词这种情况。印象里,我也从来没有硬模仿,或者说听着指挥做动作的情况,比如导演让我笑,我再笑,没有,我就是自己演,拿到剧本后,自己读,有不会的字就问问妈,然后凭自己感觉演,如果导演有觉得不对的地方,我再改,换一个方式演。
其实一开始我爸不是特别支持我去拍广告、拍戏,觉得这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但我妈就把这个当成一个兴趣爱好去培养,直到拍着拍着,他们觉得这个真的有可能成为我的事业,才让我往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说真的,从我真的接触到表演后,就打心眼里特别喜欢,一开始我可能还是抱着“我能上电视了,太开心了”这样的心态,可是到后面就是想要当好一个演员,我觉得这也让我这些年有了个变化,以前我会觉得上学累,现在却觉得拍戏更累了,因为以前没有想太多,现在却对表演有了很多想法,也想要做得更好,想要一遍遍地来,有了想要当个好演员的执念,能有更多的作品被观众看到,能用实力征服大家。我一直很专心很努力地在对待这件事,那么这就造成不仅身体上,还有心理和精神上,真的感觉到比上学累了。
我觉得我挺成熟的,
但也有可以搞笑的空间
最近很多人会问,能胜任朱朝阳,是不是我很多地方和他很像,事实上不是喔,我本人和他几乎没有什么相似点,除了长相都挺帅之外完全不一样哈哈哈。
让我再多说说我自己?我想想,我觉得是这样,我在不熟的人面前可能会很沉默,别人不主动说话,我也不会主动发起话题,看着就很“朱朝阳”了。但我只是慢热而已,熟了后就很活泼开朗,特别好动,甚至疯疯癫癫,也喜欢和朋友斗斗嘴,有时候打打闹闹的,所以看上去可能也是不太成熟的样子,可我觉得我在同龄人里还算比较成熟的,只是没怎么表现出来。
南都娱乐周刊记者手记
《隐秘的角落》播出过半时,网络上已遍布关于“朱朝阳”的讨论,这个联结起“童话”与“现实”的角色,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似乎都令脑洞大开的观众想要进一步深究。而角色立住的背后,不可否认,自然有着演员表演成功,让我不禁想在观剧的同时为这个只有14岁的小演员感叹一句:荣梓杉未来可期。
在见到前来北京做面对面采访的荣梓杉前,其实我们也是早有预设的,该剧导演辛爽与制片人卢静在接受采访时都曾不约而同提及过他们在寻找“朱朝阳”时的高标准严要求,要像、要有天赋、要有对表演的感受力。因此,我们都觉得必会见到的就是一个成熟的男孩,一个有想法的小演员吧。
不得不说,荣梓杉是远比期待中还令人感到惊喜,最初接触时,的确有着和“朱朝阳”相似的腼腆,他自己也说,是在《隐秘的角落》播出后,自己才开始接触到做媒体采访这件事,能看出,他会有些小紧张,但这并不会减少他的真诚。认识刚超过半小时,荣梓杉趣的一面已有所体现,他会和我们一起琢磨起正在播出的悬疑剧情,会恍然大悟拍案惊起;时不时又会幽默斗贫几句,闲聊到身高话题,被确认已经蹿出大高个儿后马上接话“我就是长得跟杜兰特比较像”。
采访时记者也曾有疑惑,本来屋里热热闹闹,结果等到采访开始后,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见了,全部去了隔壁房间。事后我们才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这是属于荣梓杉的习惯,采访时他不希望工作人员或者家人在场,他觉得这样是会影响他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想法的。这份可贵的态度更是让我们着实惊讶。在对年轻艺人进行采访时,或许媒体更熟悉的采访现场是工作人员环绕在侧,有人需要工作人员对媒体进行监督,有人需要工作人员打断问题,有人需要提示或者由团队代替给予一些问题答案。荣梓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更像张颂文那代艺人,比起能否输出一个好回答,他会更想要多分享点真情实感的体悟,关于表演,关于生活,关于自己。看过他的采访你就会知道,他塑造的是一个完美的人设吗?当然不是,他也会冒出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青春话语,但却是本真的、更可爱的。或许也是因为他一直强调的那句想要当一个好演员的确是他心里唯一的目标,至少在现在,他是毫无杂念的。期待他的未来,也期待他能这样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