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未成年人之恶,谁之过?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部剧情跌宕、视听丰富、演技爆炸、豆瓣评分高达9.1的国产悬疑网剧《隐秘的角落》开播,在同事的高度推荐下,小编也“煲”起了这部剧,材料可谓丰富,越煲越香,值得回味一番…
《隐秘的角落》里,带着金属眼镜、外表温文儒雅的数学老师张东升,因婚姻问题在“隐秘”的山顶将岳父岳母一举推下山,这一幕恰好被正在录像的三个小孩无意拍了下来。从此,一个大人与三个小孩(朱朝阳,严良,岳普)的命运牵连交织,不为人知的故事也由此铺展开来。
剧中,如果抛开责任阻却事由,朱朝阳、严良、普普三名未成年人拿着录下张东升杀人场景的相机向张东升索要30万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严良故意碰瓷张东升,扒窃张东升身上的手机以及入户窃取陈警官的手机已经构成盗窃罪;他们甚至还可能涉及过失致人死亡案件(朱朝阳妹妹坠楼案)。
根据各种细节和伏笔的解读和猜测,或许本剧最大的反派是身材瘦小、心思缜密、考试年级第一的学霸朱朝阳。
朱朝阳可读作zhao 阳或是chao阳,zhao 阳是晨时冉冉升起的太阳,而本剧设定的chao阳则是身处阴暗角落寻找着光明...
01他生来就处在阴暗角落吗?
据严良回忆,朱朝阳以前特别爱说话,现在却自闭少言;朱朝阳父亲说朝阳小时候最喜欢坐副驾驶,而现在他选择坐在离父亲较远的后排。
02为何他的性情发生了大变化?
朱朝阳生活于单亲家庭,父亲已再建家庭。他渴望的父爱长期缺位、冷漠敷衍,母亲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让他倍感压抑,校园中的同学并不友好,甚至想方设法欺凌孤立他。
*朱朝阳和父亲的关系,生疏而客气
父亲与后妈及后妈所生的妹妹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而朱朝阳与其母亲则住在破旧的老房;父亲乐于向身边的朋友炫耀朝阳的成绩,而对朝阳的了解程度还不如身边的朋友;父亲偶尔带朝阳去商场买双鞋,在妹妹出现后,父亲的注意力就完全从他身上转移;妹妹娇蛮任性一脚踩脏他的新白鞋,他无处诉说,低下头独自难过;朝阳生日当天,父亲因临时被通知去处理妹妹身后事宜,就抛下他一人过生日;后妈怀疑朝阳是杀死妹妹的凶手,当街追打朝阳,父亲冷漠站在了后妈一边,后来甚至还以请朝阳喝糖水为由当面质问他。
*朱朝阳和母亲的关系,亲近而不亲密
母亲为朝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因工作常常留儿子一人在家,漠视儿子的精神感受;母亲晚上习惯给朝阳热牛奶,不论牛奶是否烫嘴,不论朝阳是否想喝,他都必须当着母亲的面喝完;朝阳生日当天,母亲谎称上班实则跟单位的主任私会;当老师向母亲反映朝阳性格孤僻、不爱社交时,母亲颇有不屑的回怼老师“学生本来就不需要交朋友,就是一切以学习为主,其他都不重要”。
*朱朝阳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不沟通无交往
朱朝阳成绩年级第一,成绩的过于优异稳定引发了同学们对他的妒忌和孤立;三五成群的同学们围起来讲他的坏话,他只能当没听见;走在校园里,不知何时就会有颗篮球向朱朝阳砸去;离开课桌一会,不知谁就会将他的水杯倒满橡皮渣。
其实,朱朝阳变坏也是能意料到的必然。压抑阴暗的环境与遭遇,抑制了朱朝阳内心善的种子成长,一步步催化着恶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03未成年人之恶,谁之过?
父亲冷漠的爱、母亲畸形的爱——原生家庭给小孩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是不可磨灭的、是一辈子的。
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大多是粗暴的打骂式教育。有的父母在知道儿女违法犯罪之后,要么不管不问,要么称他们无力管教来逃避监护人责任。
*2018年5月,龙华检察院办理的小方盗窃案
小方年仅17岁,但他已有了10年的流浪经验,他不愿意回家,因为母亲早已离家出走,家中只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父亲时常对他实施家暴,他印象中的“家”只是一间冷冰冰的屋子。小方因社会生存能力低,饥寒交迫而实施了盗窃犯罪。
*2019年10月,网络热议的大连13岁男孩跟踪杀害邻居女童案
案发后该小区的多名女士也纷纷反映曾遭到该男孩不同程度的尾随、骚扰,由此说明该男孩的恶习、恶性早已养成。难道一同生活的父母没有丝毫察觉?难道该男孩的暴力、猥亵是莫名出现,跟家庭环境毫无关系?
有人说: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启蒙老师。未成年犯罪人不愿受教育、行为认知能力低,好逸恶劳等扭曲的人生观,主要因素应归结于父母不及时、不充分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如果在未成年人前几次犯错时能够对他们有效的教育和疏导,相信他们走向不归之路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减少。
去年电影《少年的你》,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热议和重视;今年的《隐秘的角落》也不应当仅仅当作一部剧情精巧的悬疑网剧一看了之,而是要观有所思,思考剧情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教育问题、亲子问题、社会管理问题,思考社会如何培养出更多的朱zhao阳,而不是朱chao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