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导航

富士康承认使用未成年人 拷问旧管理模式

编辑:小男2012-10-18 21:23:04

    10月16日晚间,科技博客AppleInsider报道,富士康周四公布了一个内部调查文件,称公司非法雇用了一些童工,最小的年仅14岁。富士康称他们已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将对此起违规事件“负全部责任”,并对所雇用的未成年学生工表示抱歉。

富士康承认使用未成年人 拷问旧管理模式

富士康承认使用未成年人 拷问旧管理模式

    富士康发布公告,承认已在烟台一家工厂中发现未成年实习生,证实了媒体的报道。富士康表示,公司内部调查发现这些实习生的年龄在14岁到16岁之间。富士康同时强调,烟台工厂与富士康为苹果进行的代工生产活动“没有联系”。

  富士康的公告称,“通过调查被发现的任何应为这些违规行为负责的富士康员工都将被马上解雇。我们认识到,这些违规行为的全部责任都应由公司承担,我们已向相关的每一名学生都作出了道歉。”

  富士康称,公司正在调查为什么未成年实习生被送进太原工厂实习。富士康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违规责任,此外,如发现有任何富士康员工对这一事件负有责任,则将立即辞退。

  根据富士康公布的数字,其在中国大陆的120万名工人中有2.7%为实习生,相关项目通常持续三至六个月。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富士康太原工厂之所以能违规使用未成年实习生,是因为学生所在学校的驱使和“不实习不发毕业证”的威胁,而太原政府部门也下达指标帮助富士康完成每年数万的招工任务。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昨天发布评论道,不到16岁学生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看看烟台富士康使用“学生工”的新闻,就知道它负面新闻连连、却仍攻城掠地不断扩张的原因。面对为GDP不惜代价的地方政府,富士康如何不强势?公权力和资本结盟,丢失的是公信力,伤害的是民众利益。公权力究竟应代表谁的利益?期待烟台的回答。

    为降低成本?

  “中国劳工观察”组织在10月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在学校送去和烟台工厂聘用的实习生中,有“一小部分”的年龄在14岁到16岁之间。这些未成年实习生的问题加重了过去3年时间里富士康中国工厂的劳工问题,如自杀、群殴和罢工等。而雇佣童工究竟是富士康授意还是当地分工厂的个体行为,网络上争执不休。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这一次童工事件完全是富士康和当地政府不断追求降低成本所造成的。“富士康总有一种思维,那就是为了提高利润要不断降低成本。之前江苏盐城那边雇佣大学生的事件,还有这次山东烟台雇佣童工的事件都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当地政府为了GDP,在目前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招商引资,答应富士康的一切条件。现在遇到情况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都出现了。”

  通信行业高级分析师王志光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这次招募童工事件并不是富士康或郭台铭的授意,而是分工厂的个体行为。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雇佣童工显然是违法行为,郭台铭不会做,也不符合他的风格。这肯定是烟台工厂的个体行为,和富士康总部无关。”

  生产模式已过时?

  近日,新美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陈伯强表示,代工企业不会因为成本上升而离开中国,因为中国的员工能够做到绝对服从,可塑性强。但是,目前这一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事实的挑战。

  9月23日23时至24日3时,富士康太原工厂两千余名工人与保安发生冲突。这起群殴事件反映了其背后的富士康的管理以及更严重的劳资关系紧张的问题。王志光认为,新一代的农民工早已不同于往日了:“现在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没有受过委屈,内心也不能接受富士康军事化的管理文化。所以,冲突是必然的。”

  谢国忠也认为,由于新一代农民工的产生,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员工个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人选择富士康的原因,往往是家里有兄弟姐妹要上学,父母亲生病需要钱看病等等,所以他们能够忍耐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工人都是独生子女,没有这样的负担,容忍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同时,谢国忠认为,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富士康为了提高利润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的思维方式也早已经过时。他说:“台资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这一模式从来没有改变或者转型,这是由于台企并不像德国或日本企业一样真正具备高科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中国劳动力现状的变化,这一模式早已行不通了。”

    惟一出路是加薪

  去年,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在员工联欢会上宣布,计划在3年里为公司在大陆的工厂引进100万台机器人。但迄今为止,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现在上马的机器人数量不到郭台铭当时说的1/20。目前机器人已经用在了苹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产上,“主要是在一些简单、重复、枯燥的工艺上,如粉刷、检测、焊接。”

  对于郭台铭提出要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想法,谢国忠说:“这肯定是难以实现的,首先,郭台铭提出这个想法主要目的是给当地政府施压,告诉他们富士康是来去自由的,地点可以转移,连劳工都可以用机器人代替;其次,电子科技产业是瞬息万变的,生产线上的操作也会十分复杂,机器人是无法做到完全替代工人的。”

  如何面对劳工,和劳工冲突不断的富士康该往何处去?谢国忠认为,目前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薪:“富士康工人的薪水应加到现在的一倍以上。既然要劳工忍受军事化的生产模式,那么就只能用金钱来换取劳工的牺牲。这是惟一的出路。”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