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求公开“表哥局长”年收入获回复(2)
4时22分,刘艳峰发出微博:接陕西省财政厅电话,他们已将有关公开杨达才局长工资的申请进行了回复,特快专递正在路上,大家猜是公开了呢,还是没有公开呢?
截至昨晚,特快专递尚未送到刘艳峰手中。刘艳峰说,自己现在对回复内容并无把握,要等看到邮件才能发表意见。
坚持:有人较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刘艳峰的微博还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众人不止一次问起:“表哥局长”的风波和刘艳峰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这么较真呢?刘艳峰认真地说:如果一个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所有人都认为事不关己,都不去较真,那么这些问题将被敷衍过去,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刘艳峰,不但关注微博,对行政管理方面的学问和动态也很感兴趣,而且经常研究行政法,关注公共话题。
刘艳峰很“崇拜”反乙肝歧视的斗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雷闯。他说,雷闯敢于公开自己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并且凭一己之力推动社会进步,消除对乙肝病人的歧视,从未在公众话题前扮演事不关己的路人角色。刘艳峰说,自己也想做这样的人。
刘艳峰在校也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他的微博关注了爱知行法律项目、山东彩虹组等公益团体。今年暑假,刘艳峰还曾前往仙桃的麻风病康复村慰问那里的居民,最近他又成立了校级公益组织,希望能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进行对接。
“刘艳峰的行动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的监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力量。”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秦朝钧说,学院支持并鼓励刘艳峰的行为,并将对学生进行保护。
一次不当的微笑,竟使自己成为网民砧板上的肥肉,被冠以“表哥”绰号的杨局长恐怕笑不出来了。
笑错了场合,本不至于此,可以官员身份得罪了对反腐深恶痛绝的网民,事件的走向就未可知了。当网民的热情被点燃,当事人的各种细节被迅速放大,若隐若现的疑点都成了难言拒绝的反腐线索,使得原本一次道德与伦理层面的过失迅速指向了纪律与法律层面的黑洞。
纪检部门已在调查中,就连外省的大学生也进来“搅局”,深陷漩涡中的杨局长难免有些无奈。在官员财产尚未公开的当下,自证清白谈何容易;当众多更为张扬的腐败尚未得到惩处,因几块名表就被揪住不放也确实难言公平;可网民和舆论哪管你这些,一旦有罪推定的模式开启,想要平息事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局长的工资应该不会太高,即使公开了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人家辛苦攒几年钱还买不起几块表?然而即使如此,这位大学生的努力还是有其深意,他的努力会使得一个官员在工资收入与奢侈消费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朗化,从而进一步坐实公众的疑问,向纪检部门施压。一旦舆论的讨伐形成持续围剿之势,杨局长就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周久耕——在网民看来,戴名表与抽天价烟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
正因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据说当下兴起了一种新的职业——为官员删除和PS网络上的不当图片,通过抹掉那些不经意间出现的奢侈品,让网民在“人肉”时无线索可寻。同样,在出席公众场合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自我审视,以简朴和低调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图片是另一种“财产公开”,是网民监督无门时的救命稻草,可随着“表哥”们的教训一次次出现,这虚掩的门恐怕也要关上了。
现实背景下,一次过失的代价竟有如此沉重,与“表哥”们的无奈相比,反腐层面的困局显然更值得深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