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导航

女总理哺乳被偷拍 涉事电视台已道歉

编辑:小男2018-08-14 22:57:56

  近日,新西兰女总理凭借着一张哺乳的视频片段彻底火了,许多新西兰民众对于总理哺乳被拍感到不满,有少数情绪激动的群众甚至走上街头向涉事媒体示威。涉事的电视台也在压力下向女总理阿德恩道歉。作为历史上第二位在任期内产子的女总理,阿德恩自然是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都在镁光灯下的照射下。这也就导致了只是在私下偷偷为孩子哺乳的她会被媒体拍到,这段视频很快也获得了公众的关注,吸足了观众的眼球,新闻媒体的下线也尽显眼底。

79

  流量至上的新闻帝国

  在新闻媒体界,为了“流量”而做出的违反新闻伦理的事并不少见。早在上个世纪末,新闻媒体的黄金年代,就有很多新闻媒体记者为了流量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比如说戴安娜王妃为了躲避狗仔的追逐,最后因为车祸而殒命。而在遥远的东方明珠“香港”,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当时的报道大多聚焦于港星,狗仔们为了拍到符合观众口味的报道,不惜曝光明星的地址,更有甚者,将明星的小孩照片曝光。这种做法创造了香港娱乐圈的繁荣时期,但也让明星的权益受到了侵犯。而受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是新闻道德的丧失。许多处在那个年代的记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被金钱砸晕了。当时有人采访到了追逐戴安娜王妃的记者,问他你是否对你的行为感到愧疚,这个狗仔丝毫没有感到愧疚。哪怕到了现在如果你问同样的问题,我想答复也会是一样的,毕竟这个新闻的帝国,从来都是流量至上。

80

  不断被刷新的新闻底线

  比起那些偷拍更可怕的,是新闻媒体的“恶意”。在当下这个信息高速膨胀的年代,我们的读者早已在无数的信息中失去了判断力。而新闻媒体的“恶意”就是利用了公众失去了判断力,曲解新闻诱导读者。在今年被重新爆出的“汤兰兰案”,就是一场媒体记者的下线秀。为了能够吸引眼球,刻意的去诱导读者,使读者产生强大的情绪。再比如现在的许多新闻媒体从业者,常常将没有被确定的事情发出来,导致了现在许多的新闻常常出现罗生门的情况,反转一个接一个。这样的后果就是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在不断的下降,公众在一次又一次的愚弄以后,就会变成了“狼来了”里的农夫。

81

  新闻可以多一点点温度,少一点点热度也无妨

  新闻是需要温度的,一则温暖的报道可以不失力量,给人们带来信念。这样的报道可以像是多年以前许多报道“汶川大地震”一样,给当时的每一个同胞们送来坚定的信念。又或者是报道一些贫困的居民,这些报道或许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甚至有可能改变这个国家的制度。热度是会消去的,当镁光灯打向别处,它连一丝光亮都无法发出。而温度不同,它是有血有肉的,是不惧怕黑暗的。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