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临时把小学改名幼儿园 背后的原因好暖心……
把小学改成幼儿园是怎么回事?近日,有位小学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怎么都不愿意进入小学,觉得自己的幼儿园才是自己的学校,面对这样的情况,心疼孩子的学校校长竟然直接将学校的名字都改成了“XX幼儿园”,帮助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这所小学今年的新生中,有个小朋友每天一走到校门口就哭,不愿意进门。在校门口执勤的校长问孩子为啥不肯进学校,小家伙给出的理由是:“这不是我的学校,你看,连名字都不一样。”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校门口的名牌。
幼儿园升小学
“那你的学校叫什么名字?”校长问。
“是XXX幼儿园。”原来,小家伙认为之前读的幼儿园才是自己的“学校”,其他统统是冒牌的。
现场僵持不下时,还是校长想出了主意,做通了小家伙的思想工作:“那这样吧,以后我们学校就叫XXX幼儿园,你可以在你的课本、作业本封面都写上‘XXX幼儿园’,好不好?”
小家伙止住哭,点点头,这才走进学校。
随后,记者向校长求证,确有此事。他透露,在家长和一年级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家伙最近的表现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话说回来,小家伙为什么一开学就不愿上学,还把小学误认为是幼儿园呢?“原因很复杂,没有做好幼小衔接是主要问题之一。”这位校长分析道。
暑假里,许多爸妈忙着给准小学生做学前准备,送娃去学拼音、识字、英语等新技能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必修课——幼小衔接。
在杭州主城区,记者随机调查了8所小学,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结果发现每所小学都有新生不适应的情况。老师总结,这些孩子不适应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不肯进校;二是上课哭闹;三是不能遵守课堂秩序。
上小学
●哭着闹着不进校门
文章开头的那位小男生属于第一种。不肯进校的一年级新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少的一两个,多的四五个。
一位公办小学的校长透露:“每年都有哭着不让妈妈走、不肯进校的孩子,今年我碰到两个,一个女生一个男生。”
小姑娘尽管每天到校门口都会大哭一场,但在送她上学的外婆离开后,她就能平复情绪到教室上课。“今天早上,我看到她又在校门口流眼泪,不放外婆走,我就上前帮她分析,‘你要老这样,以后外婆不敢送了。’她想想有点道理,不哭了,然后被一个热情的同学拉走了。”
男生的情况麻烦点。起初几天,一直哭喊着要妈妈,妈妈只能陪着读书,就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连厕所都不敢上。后来学校把男生父母约来商议,决定采用“严酷”手段,不准妈妈送,告诉孩子,再哭就把妈妈赶出家门,但如果表现好的话,妈妈每天放学都会准时来接。没想到,现在真的治愈了。
“其实归根到底,是父母没有提早给孩子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种种不适应的表现就会在开学时爆发,后果可能超出家长的想象。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适应期有长有短。”校长说。
小学一年级
●上课明显情绪低落
有一些孩子倒是乖乖地进了校门,可是新问题来了。
一位民办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有个孩子每天进校时都好好的,可一坐进教室就明显情绪低落,经常哭。今天好不容易劝好了,明天又这样,已经两个星期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都很头痛。
她们找来家长了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读幼儿园时各项表现都很不错,在班里简直是众星拱月。可是一上小学,优秀的小伙伴很多,孩子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好,比如,跳绳没人家多,口算没人家快等,就有了心理落差。如果老师当天能刻意关照,多夸几句,孩子的情绪会稳定些,不然就会爆发。
“可班里这么多孩子,我们不可能只夸一个人,那不是厚此薄彼了吗?”班主任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让孩子明白,读幼儿园和小学是完全两回事,调整心态,家长也应该给孩子适当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