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导航

武汉“领导坐轿”真相 为什么坐木筏就一定是领导

编辑:小男2012-07-20 16:26:23

微博热传“武汉质监局领导出行四人抬轿”

微博热传“武汉质监局领导出行四人抬轿”

    据新华社7月19日电近日,一则题为“武汉领导出行四人‘抬轿的帖子在微博上疯传,引发网友质疑。据了解,“轿上”两人是武汉市黄陂区疾控中心普通工作人员,因身体不适坐运送病人的木筏离开单位。

  帖子有两张照片,第一张是救援船载着多人驶出武汉市质监局黄陂分局,第二张是两名干部模样男子,撑伞端坐在一块木板上,在齐腰深的水中被五个小伙子护送前行,发帖者称为“武汉领导出行,恢复四人大轿”。很多网友认为第二张图中的人是武汉市质监局领导。有网友调侃,“领导终于学会自己打伞了”。

  对此,武汉市质监局7月16日通过官方微博辟谣,第一张确与该局有关,是黄陂区政府组织当地驻军携带冲锋舟,转移黄陂分局院内家属及受灾群众的情形,第二张则“并非摄于黄陂分局”。

    黄陂区疾控中心结核病资料室工作人员张庆环和放射科医师乐小顺是第二张图里的撑伞男子。乐小顺说,“当时消防官兵对我说,木筏空着也是空着,把你们带出去算了,就这样我上了木筏,也才有了网上这张‘抬轿’照片。”张庆环说,14日网帖称自己是黄陂区的领导,此后转载量增大,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调查,他感到压力很大。

  据了解,因受持续多日强降雨影响,13日黄陂主城区部分道路被淹。疾控中心所在街道水流湍急,院内积水一米多深,街道上最深的地方近两米。由于冲锋舟数量有限,消防队员用木板拼接成木筏将病人、家属以及中心工作人员分批转出。

    网民们常说“有图有真相”。然而随意发布的照片后面很可能是扭曲的事实。微博热传“武汉质监局领导出行四人抬轿”图片,便是如此。

  大雨倾盆,城区受灾。洪水并不会因为认识机关二字就避而远之。消防官兵陆续接到出警通知,先在黄陂城区解救转移被困人员,这里就包括质监局黄陂分局内的家属及受灾群众,又赶到黄陂区疾控中心转移病人和人员。可以说,消防员们救人无数,而该微博发布者偏偏截取黄陂区质监局大门口的图片,加上一句图说:“被淹的武汉质监局,很讽刺”。指向性误导明显。随后又发布那张所谓的“领导”照片,二帧照片加上一个简短的附言,瞬间引爆舆论炸弹。

  二位当事人首当其冲承受了巨大压力。自己一个普通的医务人员,忙着抢险,只因最后顺便坐了木筏,一不小心成了被四人抬轿的“领导”不说,还要接受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调查,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虽然网络是自由的,但是网民没有弄清楚真相,胡乱发言,势必侵犯了他人的“自由权”。

  “武汉质监局领导出行四人抬轿”的说法对消防官兵也是一种侮辱。消防官兵受命救援,当时情况紧急,按照病人、老人妇女儿童优先的顺序转移,由于冲锋舟数量有限,他们自做木筏,加快救援,可谓有勇有谋,然而这么一个善举却成了发微博者眼里的拍马行为。木筏成了大轿,救援成了抬轿,令消防员情何以堪?险情当前,人命关天,“谁还顾得上是不是领导”,消防员们大义凛然的回答让网上无聊的猜测和跟风显得那么浅薄。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现代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播报员,人人都是评论员。在虚拟世界的随意“发言”或毫无根据地扭曲事实,可能会造成混乱,也可能会造成指定人群的实际伤害,更可能会导致实实在在的严厉处罚。比如前段时间灰霾天气两名武汉女子造谣生事引起大面积恐慌,就受到了法律惩处。特别是在救灾过程中,夸大灾情、混淆事实更加剧人们的恐惧心理,加大了社会公共管理成本,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政府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正确对待舆情与民意,及时澄清真相,必要时可请网民一起查证事实,让公信和科学成为制止谣言的利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之时,网民也要提升个体素养和辨别能力,规范网络行为,网络发帖发博、评论转发之间不要踩踏法律的红线。

  顺便说一句,笔者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淹了质监局”就“很讽刺”?为什么坐木筏就一定是领导,为什么“看上去像领导”就“一定是领导”,容不得丝毫辩解?为什么领导坐木筏就成了坐轿?为什么那么多群众被救却被“忽略”,为什么“领导出行四人抬轿”引发热议,或许乖戾的言论背后,民意和民议生态却更令人玩味。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
取消